大兩的意思、大兩的詳細解釋
大兩的解釋
(1). 隋 唐 時以三兩為一大兩。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四:“藥方中一大兩,即今之三兩, 隋 合三兩為一兩。”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大鬥大兩》:“《唐六典》……二十四銖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
(2).今市制十兩為一斤,舊制十六兩為一斤,因稱今市制的兩為大兩。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兩的解釋 兩 (兩) ǎ 數目,二。一般用于量詞和“個、半、千、萬、億”前:兩個黃鹂。兩本書。 雙方:兩可。兩邊。兩便(客套用語,彼此方便)。兩旁。兩側。兩袖清風。兩敗俱傷。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十兩(一市斤。舊
網絡擴展解釋
“大兩”是一個具有曆史演變和度量衡背景的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時期和語境理解:
一、曆史含義(隋唐時期)
- 度量标準:隋唐時期以“三兩為一大兩”。例如,宋代趙令畤在《侯鲭錄》中提到,藥方中的“一大兩”相當于當時的三兩,而隋代将三兩合并為一兩。
換算關系:
$$
1 text{大兩} = 3 text{小兩}
$$
二、現代市制含義
- 新舊制度對比:
- 舊制(16兩1斤):1斤=16兩,單兩重量較小;
- 新制(10兩1斤):1斤=10兩,單兩重量較大。
因此,新制中的“兩”被稱為“大兩”,以區别于舊制的“小兩”。
三、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常見于古代醫藥、貿易等領域的記錄,如藥方中的劑量标注。
- 現代口語:偶爾用于強調數量較大,如“大兩箱蘋果”,但此用法較口語化,需結合語境理解。
四、注意事項
- 需區分曆史與當代語境,避免混淆不同時期的度量标準。
- 現代正式場合建議使用标準計量單位(如“斤”“千克”),減少歧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侯鲭錄》等古籍或度量衡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比一兩多出來的兩錢,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體重增加了一些。它的拆分部首是“大”和“兩”,其中“大”是指事物大小的意思,而“兩”是指古代計重單位。它的筆畫數目一共有12畫,其中“大”字有3畫,“兩”字有9畫。《大兩》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來表示金銀質量的單位,後來也用來形容人的體重。
在繁體字中,《大兩》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兩》這個詞的寫法可能和現在略有不同。但在現代簡體字中,《大兩》這個詞的寫法是标準的“大”和“兩”。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一年胖了十斤,現在體重已經超過一大兩了。
2. 兒子生病後,瘦了一些,但還是比原來重了一大兩。
一些和《大兩》相關的組詞有:
1. 三大兩
2. 半大兩
3. 一斤半兩
一些近義詞可以有:
1. 兩錢
2. 兩斤半
反義詞可能有:
1. 少一兩
2. 輕一兩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