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鐵和錫。《宋史·職官志五》:“﹝軍器監﹞作坊物料庫,掌收鐵錫、羽箭、油漆之屬。”
(2). 唐 代一種劣質錢币。以鐵和錫熔鑄而成。《舊唐書·食貨志上》:“又降敕非鐵錫、銅蕩、穿穴者,并許行用。”《舊唐書·食貨志上》:“假託官錢,将入京私用。京城錢日加碎惡,鵝眼、鐵錫、古文、綖環之類,每貫重不過三四斤。”
(3).指錫杖。 唐 賈島 《贈僧》詩:“鐵錫挂臨海,石樓聞異香。” 五代 齊己 《渚宮自勉》詩之一:“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将。”參見“ 錫杖 ”。
“鐵錫”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宋史》《舊唐書》等文獻,或查閱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鐵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鐵和錫”。鐵是一種金屬元素,錫是另一種金屬元素。這個詞彙常常用來描述鐵和錫的組合、合金或混合物。
《鐵錫》這個詞的部首是“钅”(金字旁),由于“鐵”和“錫”都是金屬,因此都有這個部首。根據部首的位置,可以輕松找到這個漢字在字典中的排列順序。拆分筆畫的話,整個詞語共有14畫。
《鐵錫》的繁體字是「鐵錫」。
古代漢字寫作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漢字的一些構造和形狀可能會有所變化。而《鐵錫》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是:「鐵錫」。
1. 他發明了一種新的鐵錫合金,能夠抵抗高溫。
2. 這個工藝使得鐵錫的含量更均勻,提高了産品的質量。
一些與“鐵錫”相關的組詞有:
1. 鋼鐵:指由鐵和碳等元素構成的合金。
2. 錫盒:指用錫制成的盒子。
3. 鐵器:指由鐵制造的工具或器物。
與“鐵錫”近義的詞語有合金、金屬等,這些都指的是由多種金屬構成的物質。
反義詞則可以是單個金屬的名字,比如鐵、錫等。反義詞也可以是非金屬物質,例如塑料、木材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