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具的意思、大具的詳細解釋
大具的解釋
(1).重要的器具。《荀子·正論》:“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秋七月公征 孫權 ”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參軍 傅幹 諫曰:‘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與武也。’”
(2).指重要的器官。《韓非子·解老》:“人之身三百六十節,四肢、九竅,其大具也。”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具的解釋 具 ù 器物:器具。 備有:具備。具有。别具隻眼(形容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 備,辦:具呈。具結。具名。具領。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詞,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屍體:座鐘一具。一具男屍。
網絡擴展解釋
“大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
重要器具或工具
指代對國家、社會或特定領域至關重要的器械或手段。例如:
- 《荀子·正論》将“天下”比喻為“大具”,強調其不可被小人掌控();
- 《三國志》注引《九州春秋》提到“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與武也”,即治理國家需依靠文治與武功兩大核心工具()。
-
人體重要器官
在古籍中引申為人體關鍵器官,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二、引申與擴展
- 軍事與大型設備
在曆史語境中,“大具”曾指代大規模兵器(如戰船、火炮),後擴展為現代大型機械設備的總稱,強調其規模與功能的重要性()。
三、其他用法
- 地理名稱
作為地名,“大具”指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的大具鄉,地處金沙江畔,地理坐标為北緯27°10′~27°26′,東經100°()。
“大具”的核心内涵圍繞“重要性”展開,既可指具體器物,也可抽象為治國方略或人體器官,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荀子》《三國志》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具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大具(dà jù)是一個漢字詞彙,常用于形容物體或景物的體型大或較大。它可以用來描述人、動物、建築物或其他對象的大小。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具的拆分部首是大(dà),筆畫數為8。
來源:
大具的來源于古代文字,是由大字組成的一個詞彙。
繁體:
大具的繁體字為「大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大具的漢字寫法并無太大不同,仍然是「大具」。
例句:
1. 他的體型非常大具,在籃球場上非常出衆。
2. 那座建築真是壯觀,大具得令人驚歎。
組詞:
大夥、大型、大氣、大門、大陸、大廈等。
近義詞:
巨大、龐大、宏大。
反義詞:
小巧、微小、纖細。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