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賓階的意思、賓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賓階的解釋

西階。古時賓主相見,賓自西階上,故稱。《書·顧命》:“大輅在賓階面,綴輅在阼階面。” 唐 韓愈 《送區冊序》:“升自賓階,儀觀甚偉。”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房前各有階,右為賓階,左為阼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賓階”是古代禮儀中的特定術語,指賓客進入主人家時行走的西側台階,與主人使用的“阼階”(東階)相對應。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面含義
    賓階由“賓”(賓客)和“階”(台階)組成,字面意為“賓客行走的台階”。根據古代禮儀,賓主相見時,賓客需從西階(賓階)進入,主人則從東階(阼階)相迎,以示尊卑有序。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 最早見于《尚書·顧命》:“大辂在賓階面,綴辂在阼階面”,描述周成王喪禮中的陳設禮儀。
    • 唐代韓愈《送區冊序》提到“升自賓階,儀觀甚偉”,體現賓客依禮而行的莊重感。
    • 郭沫若在《屈原》中亦明确區分“右為賓階,左為阼階”。
  3. 文化内涵
    賓階不僅是物理台階,更象征古代等級制度和待客之道,強調主客之間的禮節規範。賓客通過賓階進入,既體現對主人的尊重,也彰顯自身身份。

  4. 現代應用
    如今“賓階”一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傳統禮儀場景,或引申為“以禮待客”的态度。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賓階》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賓階(bīn jiē)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宀和阝。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宀”和“阝”,也就是“宀”和“阜”。賓階的總共有11個筆畫。

這個詞彙來源于《說文解字》,是一個古代的漢字字典。賓階是指賓客進出的階梯。在古代,人們常常在賓客接待的地方設置賓階,以示尊重和熱情款待。

在繁體中字形有細微變化,變為「賓階」。雖然外形有所不同,但賓階的意思和用法都一樣。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賓階的形狀稍有不同。在《說文解字》中,賓階寫作「宀阜」,可以看出當時的字形與現代稍有差異。

以下是一個例句:歡迎各位賓客踏上賓階,一同參加今天的宴會。

其他與賓階相關的詞彙包括賓客、接待、款待。這些詞語可以用來描述與賓階有關的場景或行為。

賓階的反義詞可以是樓梯,因為賓階是指賓客進出的階梯,而樓梯與之相反,是指人們上下樓層的階梯。

總結起來,賓階指的是賓客進出的階梯,是一種用來接待賓客的設施。它的拆分部首是「宀」和「阝」,總共有11個筆畫。賓階的繁體形式是「賓階」,在古代寫法中是「宀阜」。例句為歡迎各位賓客踏上賓階,一同參加今天的宴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