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鮮明貌。 唐 柳宗元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務采色,誇聲音而以為能也。”一本作“ 炳炳燁燁 ”。 清 姚瑩 《複楊君論詩文書》:“向數子者……千載而下,仰其風者猶将奮起;況其發之為炳炳烺烺之辭,誦之有鏗鏗鏘鏘之聲者哉。”
“炳炳烺烺”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形容文章辭采華麗、聲韻優美,強調文采與形式的高度和諧。其本義指“光亮鮮明”,後引申為文學作品的精美表達()。
需注意與“炳炳麟麟”“炳若觀火”等形近成語區分,避免混淆()。
此成語多用于文學評論,既含褒義(贊文章精美),亦有警示(勿過分追求形式,忽略内容),需結合語境理解。
《炳炳烺烺》是一個形容詞詞組,原意指光亮、火紅、閃耀等,形容充滿熱情和活力的樣子。
《炳炳烺烺》由三個部首組成:
炳(火字旁、三點水) - 共10畫
烺(火字旁、郎字底) - 共14畫
烺(火字旁、郎字底) - 共14畫
《炳炳烺烺》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未能找到明确解釋。
《炳炳烺烺》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炳炳烺烺」。
根據目前的查詢結果,未能找到《炳炳烺烺》在古時候的具體漢字寫法。
1. 他的笑容炳炳烺烺,每次看到都會讓我心情愉快。
2. 這個城市在聖誕節期間裝飾得炳炳烺烺,處處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目前無法提供與《炳炳烺烺》有關的組詞信息。
1. 明亮
2. 煥彩
3. 炯炯有神
1. 黯淡
2. 暗淡
3. 幽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