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困的意思、屯困的詳細解釋
屯困的解釋
《易》《屯》卦和《困》卦的并稱。意謂艱難困窘。《梁書·武帝紀上》:“險泰相延,晦明非一,皆屯困而後亨,資多難以啟聖。”
詞語分解
- 屯的解釋 屯 ú 聚集,儲存:屯糧。屯積。屯聚。 駐軍防守:屯兵。屯墾。屯田(駐軍開墾田地)。 村莊:皇姑屯。屯子(村莊)。 屯 ū 困難:屯蹇(不順利,艱難困苦)。 筆畫數:; 部首:屮; 筆順編號:
- 困的解釋 困 (④⑤睏) ù 陷在艱難痛苦或無法擺脫的環境中:困厄(處境困苦危險)。困處(?)。困居。困擾。困境。困窘。困知勉行。困獸猶鬥。 窮苦、艱難:困苦。困難。 包圍:困守。圍困。 疲乏:困乏。困倦。困頓
網絡擴展解釋
“屯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屯困”指艱難困窘的狀态,源自《易經》中的《屯》卦和《困》卦的并稱。兩卦均象征人生或事物發展中的阻礙與挑戰,如《梁書》記載:“險泰相延……皆屯困而後亨”,強調困境後通達的哲理。
二、來源解析
- 《屯》卦:象征萬物初生時的艱難,需積蓄力量、謹慎前行。如“屯卦”本意是囤積資源以備未來所需,強調在困境中蓄勢待發。
- 《困》卦:直接體現困頓、受阻的境遇,需通過堅守正道化解危機。
三、結構分析
- 構詞:動賓短語,由“屯”(聚集、艱難)和“困”(窘迫)組合而成。
- 讀音:tún kùn(“屯”讀第二聲,“困”讀第四聲)。
四、使用示例
- 古文引用:
《梁書·武帝紀》以“屯困”描述逆境,如“資多難以啟聖”,體現困境與成就的關聯。
- 現代誤用:
部分非權威例句(如“屯困食物”)可能是對“囤積”與“困境”的混淆,需注意區分。
五、補充說明
在《易經》哲學中,“屯困”不僅是困境,更隱含轉機:需通過隱忍、規劃和資源積累突破限制。例如,屯卦提到“行有眚,無攸利”,警示行動時需謹慎。
如需進一步了解卦象細節,可參考《易經》原文或權威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屯困(tún kù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屯字的部首是屍,筆畫數為5;困字的部首是囗,筆畫數為3。
屯困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它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意為“困惑,迷亂”,形容人在困境中的苦惱和困擾。繁體字中的屯困保持了和簡體字一樣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在古時候,屯困的漢字寫法也有所變化。在《康熙字典》之前的明朝時期,屯字的寫法為辶、雲、屮,其中辶表示行走,雲表示迷茫,屮表示團結。困字的寫法為口、木、申,其中口表示包裹,木表示牆壁,申表示迷茫。這些古代寫法傳承至今,幫助我們理解屯困一詞更深層的意義。
以下是一些關于屯困的例句:
1. 他的生活陷入屯困中,無法找到出路。
2. 面對挑戰,我們不能屯困不前,要積極應對。
與屯困相關的組詞有:
1. 困難:意為困境和困擾,形容遭遇困難的情況。
2. 困獸猶鬥:形容在生死關頭,即使被困,也會奮發鬥争。
與屯困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1. 困惑:形容心思迷茫,無法解決問題。
2. 困境:形容陷入困難的境地。
與屯困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1. 解困:意為解除困境,擺脫困擾。
2. 自由自在:形容無拘無束,沒有任何困擾。
通過以上解釋,我們了解到,“屯困”一詞意為困惑、迷亂,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有所變化,現代的寫法保持了其原有的意思。同時,我們還了解了關于屯困的詞組、近義詞和反義詞,使我們對該詞的理解更加全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