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淩波的意思、淩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淩波的解釋

1.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 漢 嚴忌 《哀時命》:“勢不能淩波以徑度兮,又無羽翼而高翔。” 晉 束晳 《補亡詩·南荄》:“淩波赴汩,噬魴捕鯉。”《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寺僧平時吃着十方,此際料沒得有淩波出險、載米上門的了。”

2.形容女子步履輕盈。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淩波微步,羅韤生塵。” 南朝 梁 蕭紀 《同蕭長史看妓》詩:“寧殊值行雨,詎減見淩波。” 明 徐複祚 《紅梨記·初會》:“想他淩波偏稱,羅襪内藏着可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綠雪堂集》:“ 錢舜舉 《華清出浴圖》雲:‘…… 沉香亭 北何人見,偷寫《淩波飛燕圖》。’”

3.奔騰的波浪;波濤。《文選·郭璞<江賦>》:“撫淩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 李善 注:“《廣雅》:‘淩,馳也。’《上林賦》:‘馳波跳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淩波”(也寫作“淩波”)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2.文學與比喻用法

3.其他用法

4.注意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洛神賦》《哀時命》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淩波

淩波,常常被用來形容波濤洶湧的海洋景象。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淩”和“波”。下面我們來分别了解一下這兩個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同時還會介紹一些與淩波相關的内容,如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淩,是由“水”和“令”兩個部首組成的。它的筆畫數目為11畫。這個字最早出自《說文解字》,意思是水面上的碑石,後來引申為高出水面的東西。在繁體中,淩字的寫法保持不變。

例句:
1. 天空中的風筝高淩而過。
2. 雨後,湖面上泛起了一層淩淩的霧氣。

波,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漢字,它由“水”和“皮”兩個部首組成,總共7畫。《說文解字》解釋為水面上起伏的波浪。在繁體中,波字的寫法保持不變。

例句:
1. 池塘中的魚躍出水面,激起了一圈圈漣漪波浪。
2. 狂風掀起的大浪使船隻不得不停止航行。

來源

淩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有一句經典的描述:“天地原在一元波,才淺尚從浩渺生”。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波浪的起伏和浩渺的景象。淩波一詞也由此而來,常用來形容宏偉壯觀的景觀。

繁體

在繁體中,淩波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淩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淩字的寫法稍有不同。辭書《康熙字典》中有一種古字形:“駧”,表示高出水面的意思。這種古字形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隻在古籍、研究中出現。

組詞

與淩波相關的組詞包括:淩浪、波濤、激蕩、洶湧等。

近義詞

與淩波相似的詞語有:洶湧、波瀾壯闊、波濤洶湧。

反義詞

與淩波相反的詞語有:平靜、甯靜、沉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