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彌兵的意思、彌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彌兵的解釋

止息戰事。彌,通“ 弭 ”。《周禮·春官·男巫》“春招弭,以除疾病” 漢 鄭玄 注:“ 杜子春 讀‘弭’如‘彌兵’之‘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彌兵(mí bī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義的詞彙,需結合文獻語境理解。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外交手段暫時平息戰争沖突,多見于古代政治軍事語境。該詞源自春秋時期諸侯國為調和矛盾而發起的“弭兵會盟”,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記載晉楚兩國主持的弭兵之盟,主張“罷兵休戰,共修盟好”。

從構詞法分析,“彌”本義為“滿、遍”,引申為“延續、覆蓋”,此處與“兵”組合,強調通過持續性手段達到止戰目的。例如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述:“彌兵非忘戰,乃蓄力待時”,指出其策略性意義。現代漢語詞典中,“彌兵”多歸類于曆史詞,釋義為“古代暫時平息戰事的政治活動”(參見《漢語大詞典》修訂版)。

需注意,“彌兵”與“弭兵”常被混用,但“弭”側重“消除”,而“彌”強調“緩和”,語義存在細微差異。清代學者王引之在《經義述聞》中辨析:“弭者止也,彌者緩也,用兵之事,止則為弭,緩則為彌”。

參考資料:

  1. 漢典(www.zdic.net)
  2. 國學大師(www.guoxuedashi.net)
  3.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

網絡擴展解釋

“彌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釋義

2.通假關系與出處

3.用法與語境

4.注意事項

5.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戰争術語或通假字現象,可參考《周禮》注疏或漢代經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抱團兒邊鼓長城唱雙簧鸱鸢愁發傳付楚棰炊養俶落賜聽大拉拉丹鼎丁徭鬥極範鑄豐額葑菲觀今宜鑒古鬼質寒噤回放江槎簡集剪葺餞宴即代峻岑墾田曠莽枯泉賫擎浪子宰相勞劬利患離離矗矗離夢厘然吏屬六十花甲子李鵶兒亂砍馬來人曼音米糒旁唐泣荊傾誘氄毨散材三十有室擅自守圉搜敭條數楟食駝蹄鷄望衡梧葉題詩祥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