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lm]∶悠閑舒緩
聽小子從容的表白出來。——《初刻拍案驚奇》
從容應付
(2) [plentiful]∶充裕;寬裕
時間從容
(3) [rest]∶休息
神僧且從容一日。——《西遊記》
(1).舉動。《禮記·缁衣》:“長民者衣服不貳,從容有常。” 孔穎達 疏:“從容有常者,從容,謂舉動有其常度。”《楚辭·九章·懷沙》:“ 重華 不可遌兮,孰知餘之從容!” 王逸 注:“從容,舉動也。”《文選·枚乘<七發>》:“衆芳芬鬱,亂於五風,從容猗靡,消息陽陰。” 呂延濟 注:“從容,猶舉動也。”參閱 清 王念孫 《廣雅疏證》卷六上。
(2).悠閑舒緩,不慌不忙。《書·君陳》:“寬而有制,從容以和。”《莊子·秋水》:“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追光寺》:“ 略 從容閑雅,本自天資。”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其弟伺間,從容言之。”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文獻黃公神道碑》:“俯仰從容,不大聲色。” 楊朔 《中國人民的心》:“他的神情很從容,象是睡覺。”
(3).以形容聲響,謂渾厚而舒緩。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鐘磬之器愈厚者,則聲愈從容;薄者反是。”
(4).盤桓逗留。《楚辭·九章·悲回風》:“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 唐 白行簡 《三夢記》:“夜已久,恐不得從容,即當睽索。” 元 孫叔順 《粉蝶兒》套曲:“停立在曲檻邊,從容在芳徑裡。” 清 恽敬 《舟經丹霞山記》:“舟人放溜恐觸壁,以縴逆挽其舟,逶迤投壁下,故得從容其境。”
(5).斡旋;周旋。《漢書·郦食其陸賈等傳贊》:“ 陸賈 位止大夫,緻仕諸 呂 ,不受憂責,從容 平 勃 之間,附會将相以彊社稷,身名俱榮,其最優乎!”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三》:“﹝ 宣宗 ﹞每上殿與學士從容,未嘗不論儒學。” 宋 曾鞏 《金山寺水陸堂記》:“蓋 新 ( 瑞新 )者,餘嘗與之從容。彼其材且辨,有以動人者,故成此不難也。”《宋史·辛仲甫傳》:“時 呂蒙正 以長厚居相位, 王沔 任事, 仲甫 從容其間而已。”
(6).寬緩。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造神麴并酒等》:“若急須者,麴乾則得。從容者,經二十日許,受霜露,彌令酒香。”《二刻拍案驚奇》卷四:“隻是妻弟已将此一項用去了,須老夫賠償。且從容兩日,必當處補。” 魯迅 《兩地書·緻許廣平十五》:“還是‘人之患’較為從容,即使有時逼上午門,也不過費兩三個鐘頭而已。”
(7).謂經濟寬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是居 鎮江 呂城 ,以耕種為業。家道從容。”《紅樓夢》第六十回:“我添了月錢,家裡又從容些。”
(8).謂順利,順手。《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 江老 雖不怎的富,别人看見他生意從容,衣食不缺,便傳説了千金、幾百金家事。”
(9).指中藥肉苁蓉。 唐 張贲 《藥名聯句》:“從容犀局靜,斷續玉琴哀。”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肉苁蓉》﹝釋名﹞:“此物補而不峻,故有從容之號。從容,和緩之貌。”
慫恿;勸誘。從,通“ 慫 ”。《史記·吳王濞列傳》:“ 鼂錯 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 吳 過可削。”《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衡山王 以此恚,與 奚慈 、 張廣昌 謀,求能為兵法候星氣者,日夜從容王密謀反事。” 清 王念孫 《廣雅疏證·釋訓》“從容,舉動也”:“自動謂之從容,動人謂之慫慂,聲義竝相近,故慫慂或作從容。”
“從容”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óng róng,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義
引申義
“從容”既是一種心理狀态(鎮定自若),也是一種客觀條件(時間或經濟寬裕),其内涵在古籍和現代語境中均有豐富體現。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中的具體案例。
“從容”一詞是指以鎮定、沉着、不慌不忙的态度應對事物,表現出淡定從容的态度或舉止。
“從容”一詞的拆分部首為“人”和“行”,筆畫數為10畫。
“從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典文獻《論語·述而篇》中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說君子行動從容自信而不與人攀比,小人則相反。在繁體字中,“從容”一詞仍然保留了相同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從容”有時會以“從”和“蓉”兩個單獨的字分開書寫,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寫法逐漸不再使用,目前常見的寫法是合并為一個整體的“從容”。
1. 在困境中,他依然保持着從容的态度。
2. 她面對挑戰總是從容自若。
組詞:從容不迫、從容不語、從容不驚
近義詞:泰然自若、沉着自持、悠閑自在
反義詞:慌張、急躁、慌亂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願意繼續回答。【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