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揮霍錢財。《商君書·墾令》:“重刑而連其罪,則褊急之民不鬭,很剛之民不訟,怠惰之民不遊,費資之民不作。”
(2).費用。 明 海瑞 《與瓊卿諸先生書》:“﹝母﹞先後苦針裁,營衣食,節費資,督 瑞 學。”
費資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耗費錢財或資金,強調經濟成本的支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釋義,該詞可拆解為:
組合後,“費資”即表示消耗財物或資金的行為或結果,多用于描述需要較大經濟投入的事項。
例:修建跨海大橋費資巨大,需政府與民間共同籌措。
例:新産品推廣費資甚多,但長期效益可觀。
例:子女留學海外,數年費資不菲。
釋義綜合自《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費”“資”的獨立詞條解析及複合詞用法通則。商務印書館的權威辭書明确将“費”定義為消耗性支出,“資”為財物基礎,二者結合凸顯經濟資源的投入屬性。
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ISBN 978-7-100-12450-8.
“費資”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èi zī,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揮霍錢財
該釋義最早見于《商君書·墾令》:“重刑而連其罪,則褊急之民不鬭,很剛之民不訟,怠惰之民不遊,費資之民不作。” 這裡指通過嚴刑峻法約束奢侈浪費的行為。
費用;開支
明代海瑞在《與瓊卿諸先生書》中提到:“﹝母﹞先後苦針裁,營衣食,節費資,督瑞學。” 此處“費資”指日常生活的花費。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或例句,可參考《商君書》及海瑞文集,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哀愍暗曶奧宇白金漢宮镳宮茶炊常州畫派車丞相鋤除吹虀打摞台大嬸兒定本敵陣董正撫标負魂幹陬高帽子羔鴈公正不阿姑公龜帒國慶節桓友火子狐腿兒互物簡罷薦口郡帥喀麥隆客寝匡正攔路虎牢承勞窘兩粵立木淩霄梅州市鳴和鸾戚藩秋曹七言詩如如不動灑練三千赸撒山陰興誓心蜀箑肆祀同惡相恤文冢霧洽詳察先賞嘯咤風雲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