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命的意思、五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命的解釋

(1). 周 代官爵分為九等,稱九命。五命為子男。《周禮·春官·典命》:“子男五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五為節。”《禮記·王制》:“小國之君,不過五命。”

(2).五次命令。《左傳·襄公十三年》:“ 楚子 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若以大夫之靈,獲保首領以殁於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請為靈若厲。大夫擇焉。’莫對。及五命,乃許。” 楊伯峻 注:“五次命令,大夫始許之。”

(3).謂古代帝王按五行相勝之理承受天命。《漢書·王莽傳中》:“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協成五命,申以福應,然後能立巍巍之功。” 顔師古 注:“五命,謂五行之次,相承以受命也。”參見“ 五行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命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周代官爵制度

在《周禮》記載的禮制體系中,五命指周代官爵的第五等級,對應諸侯國中"子"或"男"的爵位。此制度以玉制禮器"圭"的尺寸區别等級,《春官·典命》載:"子男五命,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五為節。"這種分封制度體現了古代"以玉彰德"的禮法思想。

二、五行命理學說

漢代谶緯學說将五命與五行相配,形成"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的命理系統。《白虎通義·五行篇》提出:"人生禀五常之氣,故有五命",認為人的命運與出生年份的五行屬性相關。此概念後被道教典籍《雲笈七籤》進一步演繹,形成以五行定命格的術數體系。

三、天文曆法術語

《史記·天官書》将五命解釋為歲星(木星)運行周期:"歲星五周,謂之一紀",指木星繞天五周約60年的天文周期。此說源自先秦"五紀"曆法理論,《漢書·律曆志》記載該算法在漢代曆法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

“五命”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1. 周代爵位等級
    在周代的官爵制度中,官爵分為九等(九命),其中“五命”對應子、男爵位。例如《周禮·春官·典命》記載:“子男五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五為節。”。這一等級適用于小國君主,如《禮記·王制》提到“小國之君,不過五命”。

  2. 五次命令
    指反複下達指令的行為。典出《左傳·襄公十三年》中楚子患病時對大夫五次下令的場景,楊伯峻注解為“五次命令,大夫始許之”。

  3. 五行相勝天命觀
    古代帝王以五行相克理論解釋政權更疊,認為需順應“五命”以承天命。如《漢書·王莽傳》記載帝王需“協成五命”以立功業,顔師古注“五命”為“五行之次,相承以受命”。


以上解釋綜合了周代禮制、曆史事件及哲學觀念。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左傳》《漢書》等典籍原文或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北珠不吊捕獵彩選讒夫朝奏夕召村鎮麤通地坼天崩低下冬冬鼓妒疾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風蛤風癱攻心乖亂龜途夯鐵之夫黃種人教父較着迹察介乘擊谷究細兒扣角歌梅花陣沒情沒緒面壁功深耐可爬泳佩弦欠乏锵锵濟濟千門青祇親郊戚施逑耦軟木磚僧寺少爺伸長釋藏台胞貪奢陶罐陶俑特警頭卡途陌枉卻握綱提領五殘烏孫仙蟾詳定官霞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