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故的意思、大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故的解釋

[funeral of parents] 重大事故;父母之死

國有大故。——《周禮·大宗伯》。注:“謂兇災。”

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資治通鑒》

詳細解釋

(1).重大的事故。多指對國家、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禍患,如災害、兵寇、國喪等。《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國之大事,緻民;大故,緻餘子。” 鄭玄 注:“大故,謂災寇也。”《漢書·匈奴傳下》:“自 黃龍 、 竟寧 時,單于朝中國輒有大故。” 顔師古 注:“大故,謂國之大喪。” 宋 歐陽修 《與富文忠公書》:“朝廷新有大故,時事多艱。” 明 張居正 《雜著》:“雖歷命二百有餘,累經大故,而海内人心宴然不搖,斯用威之效也。”

(2).指父母喪。《孟子·滕文公上》:“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問於 孟子 ,然後行事。” 趙岐 注:“謂大喪也。”《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便是為人子女,不幸遇着大故,立刻穿上一身孝,難道釋服後便算完了事了不成?” 汪敬熙 《一個勤學的學生》:“他忽然長歎一聲,把臉沉下,仿佛象遭了大故一樣,又把頭垂着。”

(3).泛指死亡。《楚辭·九章·懷沙》:“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 王逸 注:“大故,死亡也。” 唐 韓愈 《祭故陝府李司馬文》:“如何不常,以至大故,嗚呼哀哉!”

(4).指嚴重的過失或罪惡。《論語·微子》:“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大故,謂惡逆之事。”《漢書·杜延年傳》:“ 延年 愚,以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棄也。”《舊唐書·趙憬傳》:“臣謂宜須採聽時論,以所舉多者先用,必非大故,皆不棄之。”

(5).猶言特别。《朱子語類》卷九:“除是大故聰明,見得不是便翻了。” 元 張國賓 《衣錦還鄉》第一折:“ 薛仁貴 箭發無偏曲,手段不尋俗; 張士貴 拽硬射規卻不大故。”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四折:“這個老丈丈為甚遭誅戮?這個穿紅袍的大故心毒!”參見“ 大古 ”。

(6).猶言大約,大概。《朱子語類》卷六一:“如此説時,好名大故未是好事在。”《朱子語類》卷一三三:“ 蜀 人大故強悍易反, 成都 嘗有一通判要反。”參見“ 大古 ”。

(7).《墨經》中的邏輯術語,與“小故”相對。即充足而必要條件。《墨子·經說上》:“大故,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

(8).重要的原因。 唐 柳宗元 《與許京兆孟容書》:“ 宗元 於衆黨人中,罪狀最甚。神理降罰,又不能即死。猶對人言語,求食自活,迷不知恥,日復一日。然亦有大故……恐一日填委溝壑,曠墜先緒,以是怛然痛恨,心腸沸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故”是一個多義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區别,以下是主要解釋:

1.重大事故或禍患(多指國家層面)

指對國家、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災難性事件,如戰争、自然災害、國喪等。

2.父母之喪

特指父母去世,是古代對喪親之事的婉辭。

3.泛指死亡

廣義上可指代一切死亡事件。

4.嚴重過失或罪惡

指不可饒恕的惡行或重大錯誤。

5.其他特殊用法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文獻及權威詞典的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孟子》等原文或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故這個詞在漢語中有兩個常見的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指大的禍事或災難,例如:“這場洪水帶來了大故。”第二個意思是指重大的事件或事情,例如:“明天有個大故,我們要開會讨論。”下面将依次介紹大故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故的拆分部首是“大”和“故”,其中“大”的拆分部首是“一”,“故”的拆分部首是“攵”。根據《現代漢語字典》,大故的總筆畫數為10,其中“大”字的筆畫數為3,“故”字的筆畫數為7。 2. 來源: 大故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大”的意思是指尺寸、程度或重要性,“故”的意思是指事情或原因。這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重大的事件或事情。 3. 繁體: 《大故》這個詞的繁體形式為「大故」。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大故的字形略有不同。其中“大”字可以寫成「大」的上方加一橫;“故”字可以寫成「攵」的上方加一個點,并在下方加一橫。 5. 例句: - 這場洪水帶來了大故,許多村莊被淹沒了。 - 明天有個大故,我們需要準備好。 6. 組詞: 與大故相關的組詞包括:大事、大災、大禍、重大、重要等。 7. 近義詞: 大故的近義詞包括:重大事件、重要事情、嚴重災難等。 8. 反義詞: 大故的反義詞為:小事、無關緊要、平凡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