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親的意思、拜親的詳細解釋
拜親的解釋
拜見朋友的父母。表示關系親密。《晉書·荀崧傳》:“﹝父 頵 ﹞與 王濟 、 何劭 為拜親之友。”《梁書·到洽傳》:“ 樂安 任昉 有知人之鑒,與 洽 兄 沼 溉 并善。嘗訪 洽 於田舍,見之,歎曰:‘此子日下無雙。’遂申拜親之禮。”《顔氏家訓·風操》“一爾之後,命子拜伏,呼為丈人,申父友之敬” 清 盧文弨 補注:“古者與其子相友則拜其親,謂之拜親之交。”
詞語分解
- 拜的解釋 拜 à 表示敬意的禮節: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拜忏。禮拜。回拜。 恭敬地:拜托。拜謝。拜讀。拜别。拜谒(.拜見;.瞻仰陵墓、碑碣)。 行禮祝賀:拜年。拜壽。 用一定的禮節授與某種名義或職位,或
- 親的解釋 親 (親) ī 有血統或夫妻關系的:親屬。親人。親緣。雙親(父母)。親眷。 婚姻:親事。 因婚姻聯成的關系:親戚。親故。親鄰。親朋。 稱呼同一地方的人:鄉親。 本身,自己的:親睹。親聆。親筆。 感情好
網絡擴展解釋
“拜親”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古代社交禮儀
指拜見朋友的父母,以表示雙方關系親密。這一用法源自古代禮儀,常見于文獻記載。例如《晉書·荀崧傳》中提到“拜親之友”,《梁書·到洽傳》也記載了類似場景()。
-
現代地區婚俗
在江西等地的婚禮中,“拜親”是新人拜見男方近親長輩的環節。通過跪拜儀式,新人認識家族成員,長輩則贈予見面禮表達祝福()。
二、詳細釋義
三、相關典故與例句
- 《顔氏家訓》提及“申父友之敬”,清代盧文弨注解時引用“拜親”強調禮儀傳承()。
- 民諺如“拜新年,賀新年,家家戶戶慶團圓”也體現了“拜親”與節慶團聚的關聯()。
四、總結
“拜親”的釋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古代指友人拜見父母以示親密,現代部分地區則特指婚禮中的親屬拜見環節。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習俗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晉書》《梁書》等古籍或江西地方婚俗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拜親這個詞,意思是指拜訪親戚或家族成員。它的拆分部首是卩和親,總共有10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禮儀文化,人們在重要場合或節日前會互相拜訪,尤其是親戚之間的互動更為重要。在繁體字中,拜親的寫法為拜親。
古時候,漢字的發展和變化過程中,拜親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拜字曾寫作拝。而親字也有分為個、單、親三種寫法。這些古代寫法或許在現代已經不常見,但它們代表了古代人們對于拜親禮儀的重視和傳承。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打算明天去拜親。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拜訪、拜年、拜見等。
拜親的近義詞有:探親、拜訪親屬等。
拜親的反義詞可以是不拜親、不探親等。
希望這些簡單的解釋能夠回答到你的問題。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