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西邊的盡頭。謂西方極遠之處。《楚辭·離騷》:“朝發軔於天津兮,夕餘至於西極。”《漢書·禮樂志》:“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2).指 長安 以西的疆域。 唐 杜甫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詩:“西極最瘡痍,連山暗烽燧。” 唐 杜甫 《往在》詩:“安得自西極,申命空 山 東。” 仇兆鳌 注:“西極,指京師之西,與 山 東相對。或指 吐魯蕃 者,非。”
(3). 漢 代 烏孫國 所産之良馬。《史記·大宛列傳》:“﹝ 匈奴 ﹞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名 大宛 馬曰‘天馬’雲。”
西極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兩層含義,均源于古代地理與天文觀念:
指中國古人認知中陸地最西端的邊界,常與神話、探險關聯。如《楚辭·離騷》載:“朝發轫于天津兮,夕餘至乎西極”,描述太陽西落之地。漢代張骞通西域後,“西極”被具象化為帕米爾高原及中亞地區,《史記·大宛列傳》稱條支國“臨西海”(今波斯灣)為西極之界。
古人将星空劃分為“四極”,西極即西方地平線與天球交彙處。《爾雅·釋地》載:“西至于邠國,謂之西極”,郭璞注:“邠為西極,言日沒之所”。此義延伸為星象觀測的方位坐标,如《漢書·天文志》以“西極”代指奎宿、婁宿等西方星官。
文化引申:
“西極”在文學中常象征遙遠、神秘之境。李白《天馬歌》“嘶青雲,振綠發,蘭筋權奇走滅沒。騰昆侖,曆西極”以“西極天馬”喻指西域良駒,融合地理與神話意象。
權威參考來源:
(注: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等平台驗證)
“西極”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古代文學、曆史及現代地理等不同語境:
指極西之地,即西方最遙遠的地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西方常被賦予神秘、邊陲的意象,因此“西極”多用于形容地理或心理上的遙遠距離。例如《楚辭·離騷》中“夕餘至乎西極”,即以“西極”象征天邊盡頭。
長安以西的疆域
唐代杜甫在《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中寫道“西極最瘡痍”,此處“西極”特指唐朝都城長安以西的邊疆地區,反映戰亂頻繁的西北邊陲。
漢代烏孫國良馬的代稱
《漢書·禮樂志》記載“天馬徠,從西極”,這裡的“西極”指西域烏孫國(今中亞地區),因漢代曾引入烏孫馬而衍生此義。
現代語境中,“西極”可指中國領土最西端,即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的伊爾克什坦口岸附近。此處建有地标塔,象征地理意義上的“西極”。
愛染安志碧鳳博山怖慄朝晨穿關醇醪篡辭搓弄大年夜定量分析鈍惛多大霎房祀墳封憤盈貴業合注弘恕後任荒怠會士狐穴講口建議基礎課羁思煉汞琳房犛牛輪機長露索馬七馬八明法審令沒收目注心營納蘭彭考偏愎平煙破巢餘卵破丢不落秦絲窮瘁手不幹淨肆恣蘇氣甜冰條分踢陟通脫木罔殆為之地五言絕句下馬看花湘陵妃子仙姑仙竈宵旰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