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盡記載。《公羊傳·成公八年》“録 伯姬 也” 漢 何休 注:“ 伯姬 守節,逮火而死,賢,故詳録其禮,所以殊於衆女。”《漢書·東方朔傳贊》:“而後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語附著之 朔 ,故詳録焉。”《舊唐書·職官志二》:“其十五日詳録典正,辭理兼舉,為文史之最。”
“詳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áng lù,其核心含義為“詳盡記載”。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析:
詞義本質
指對事件、人物或信息的全面且細緻的記錄,強調内容的完整性和準确性。例如《舊唐書》用“詳録典正”形容文史記錄的最高标準。
語源與用例
如需進一步考據,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詳錄》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詳細記錄的意思。它用來形容對事物或事件進行詳盡記錄的行為或過程。
《詳錄》的拆分部首是“言”和“殳”,其中“言”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與語言相關的事物,而“殳”是右邊的部首,表示毆打、攻擊的意思。根據漢字拆分規則,可以将這兩個部首單獨拆分出來。
《詳錄》的總筆畫數為12個。
《詳錄》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作為一種對曆史事件或文化現象進行詳細記錄的手段。它常常在官方機構或曆史文獻中使用。
在繁體字中,《詳錄》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詳錄》這個詞,古人常常使用龍飛鳳舞、結構複雜的寫法。例如,将“詳”字寫得更加繁瑣,而“錄”字則更加裝飾華麗。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可以見到。
1. 他用《詳錄》的方式記述了這次重要會議的每一個細節。
2. 這本《詳錄》記錄了每一位皇帝的舉措和政策。
3. 學者們通過研讀曆史上的《詳錄》,了解到了許多珍貴的曆史資料。
1. 詳細:形容事物或情況的詳盡程度。
2. 記錄:記錄事物或事件的過程。
3. 文獻:指保存下來的有關曆史、文化等方面的書籍、文件等。
1. 詳細記載:詳盡地記錄某事物或事件。
2. 詳述:詳細地叙述某個事情或觀點。
3. 詳盡:對事物或知識全面而詳細的了解。
1. 簡述:簡略地叙述某個事情或觀點。
2. 簡潔: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事物或情況。
3. 粗略:對事物或情況隻做簡單的描述或概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