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指的意思、錯指的詳細解釋
錯指的解釋
語本《漢書·文三王傳》:“有 漢 使者來, 李太後 欲自言,王使謁者中朗 胡 等遮止,閉門。 李太後 與争門,措指,太後啼謼,不得見 漢 使者。” 顔師古 注:“ 晉灼 曰:‘ 許慎 雲“措,置”。字借以為笮耳。’音壯客反,謂為門扉所笮。”後因以“錯指”比喻處于困境。錯,通“ 笮 ”。 漢 王充 《論衡·解除》:“病人困篤,見鬼之至,性猛剛者挺劍操杖,與鬼戰鬭。戰鬭壹再,錯指受服。”
詞語分解
- 錯的解釋 錯 (錯) ò 不正确,與實際不符:差錯。過錯。錯訛。錯謬。錯覺。錯怪。不錯。錯愛。将錯就錯。 交叉着:交錯。錯亂。錯雜。錯綜(縱橫交叉)。錯動。錯落(交錯紛雜)。盤根錯節。 叉開:錯開。錯車。錯過機
- 指的解釋 指 ǐ 手伸出的支體(腳趾亦作“腳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紋。指印。屈指可數。 量詞,一個手指的寬度:下了三指雨。 (手指或物體尖端)對着,向着:指着。指畫。指南針。指手畫腳。 點明,告
專業解析
"錯指"在漢語中屬于較為冷僻的詞彙,未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等主流語文詞典收錄為獨立詞條。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實際使用語境中分析,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 核心含義:錯誤地指向或手指錯誤
- 字義拆解:
- 錯: 本義指用金塗飾、鑲嵌(《說文解字》),引申為錯誤、交叉、錯雜、避開等義項。此處取“錯誤” 義。
- 指: 本義為手指(《說文解字》),引申為用手指向、指示、意圖、指責等義項。此處取“指向”或“手指” 義。
- 組合義:
- 錯誤地指向: 表示動作或意圖發生了偏差,未能準确指向目标對象或方向。例如:“他一時緊張,錯指了嫌疑人。” (意指指認錯誤)。
- 手指錯誤/錯位: 在特定語境(如醫學、手語)下,可指手指的位置、動作或功能出現異常。例如:“彈琴時小指錯指,影響了音準。” (意指手指按錯了位置)。
- 權威依據: 該釋義基于對漢字“錯”與“指”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中各自獨立義項的分析與組合推導。
二、 引申含義:誤稱或張冠李戴
- 語境義: 在口語或文學作品中,“錯指”有時用于表示稱呼錯誤或弄錯了對象,帶有“張冠李戴”的意味。例如:“這孩子把我錯指成他爺爺了。” (意指叫錯了稱呼/認錯了人)。
- 權威依據: 此用法雖非詞典标準條目,但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可見,其語義邏輯符合“錯誤”+“指稱/指向”的組合,并可在部分語言學或修辭學研究中找到類似表達的分析。
“錯指”的核心意義在于表達“指向或指稱發生錯誤”,具體可細分為動作上的錯誤指向(如指認、指示錯誤)和指稱上的錯誤(如稱呼錯誤、對象混淆)。其作為固定詞組的規範性較弱,理解時需緊密結合上下文。
參考資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提供“錯”、“指”單字的權威釋義基礎)
- 呂叔湘, 朱德熙. (1979). 《語法修辭講話》. 中國青年出版社. (雖未直接定義“錯指”,但書中對詞語搭配、語義邏輯的分析方法有助于理解此類複合詞的構成與含義推導)
網絡擴展解釋
“錯指”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區分:
-
困境隱喻(古義)
源自《漢書·文三王傳》典故,描述李太後被門扉擠壓的處境,後引申為“處于困境”。此處“錯”通“笮”(音zé),意為壓迫、擠壓。例如《論衡·解除》中“錯指受服”即用此意,指因壓迫而屈服。
-
誤責他人(現代釋義)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指“冤枉無辜”。該含義由“錯誤指責”字面組合衍生,強調因判斷失誤而牽連他人。
注意:古義多見于漢代文獻,現代使用較少;而現代釋義可能受字面影響産生,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查閱《漢書》等古籍時采用古義,日常交流中則需注意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包辦婚姻薄層北固樓鼻眼不臣刬刮赤悃赤炎怠遑雕困低熱杜衛負堅執銳甘水歌兒公闱海上逐臭寒木寒聲薦亡較訛解聘解疑箕斂警拗闌遺冷牕凍壁鍊翁陵戶嶺南籠口戲梅諸悶棒面稱迷蹤失路曩日逆沴拚嬌笸籃遷日岐陽之蒐凄怨榮慕弱智飒爽英姿山述省改神經質失驚石髓羹水悍術煎數九天松原瓦解冰消望塵追迹悟對五位無線電通信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