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戶的意思、陵戶的詳細解釋
陵戶的解釋
守護帝王陵墓的人家。《魏書·任城王元順傳》:“ 順 不達其旨,聞害衣冠,遂便出走,為陵戶 鮮于康奴 所害。”《新唐書·禮樂志四》:“ 建初 、 啟運陵 如 興寧 、 永康陵 ,置署官、陵戶。”
詞語分解
- 陵的解釋 陵 í 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遷變(簡作“陵谷”)。 高大的墳墓:陵園。陵墓。陵寝。 古同“淩”,侵犯,欺侮。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戶的解釋 戶 ù 一扇門,門:門戶。窗戶。戶樞不蠹。夜不閉戶。 人家:戶口。戶主。門戶之見(亦指派别上的成見)。 會計部門稱賬冊上有業務關系的團體或個人:戶頭。開戶。 門第:門當戶頭。 姓。 筆畫數:; 部首
專業解析
陵戶是中國古代負責守護帝王陵墓的特殊戶籍群體,其職責、身份及管理制度在曆代文獻中有明确記載,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一、基本定義與職責
陵戶指被官府指派專職看守皇家陵園的民戶。其核心職責包括:
- 日常守護:巡視陵區,防止盜掘或破壞,确保陵寝安全。
- 祭祀維護:協助籌備官方祭祀活動,維護陵園内建築、植被的整潔。
- 禁地管理:執行陵區禁令,限制無關人員進入核心區域。
(來源:《漢語大詞典》"陵戶"詞條;《唐六典》卷三)
二、身份屬性與特權
- 特殊戶籍:陵戶獨立編入戶籍系統,區别于普通民戶,身份世襲。
- 賦役減免:享有免納賦稅、免服一般徭役的特權,但需終身承擔守陵之責。
(來源:《新唐書·食貨志》;《宋史·職官志》)
三、曆史制度演變
- 唐代定制:制度化于唐代,由宗正寺統一管理,每座帝陵配置固定戶數(如昭陵置300戶)。
- 宋明延續:宋代沿襲唐制,設"陵台令"統領陵戶;明代十三陵亦設陵戶,歸屬祠祭署管轄。
(來源:《唐會要》卷二十;《明史·職官志》)
四、社會地位與變遷
陵戶雖享有經濟優待,但被束縛于陵區,人身自由受限。隨着朝代更疊,部分陵戶逐漸轉化為普通民戶,但重要皇陵的守護制度延續至清代。
(來源:《中國曆代戶籍制度研究》)
權威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pic.php?f=dcd&p=zidian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唐六典》: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753
- 國學導航《新唐書·食貨志》: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nts/index.htm
網絡擴展解釋
“陵戶”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陵戶指專門守護帝王陵墓的人家或戶籍,屬于古代負責維護皇家陵寝的特殊群體。
詳細說明
-
職責與性質
陵戶通常由政府指派,世代承擔守護、修繕帝王陵墓的任務,并享有免除賦稅等特權。例如《新唐書》記載“置署官、陵戶”,說明其受官方管理。
-
曆史文獻佐證
- 《魏書》提到陵戶鮮于康奴因故殺害官員,表明陵戶身份明确且可能涉及具體事件。
- 唐代制度中,陵戶與署官并列設置,體現其職能的系統性。
-
其他可能的解釋
少數資料(如)将“陵戶”解釋為“強占他人土地或房屋”,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誤讀或引申義,需謹慎參考。
“陵戶”主要指古代守護皇陵的專業戶,屬于曆史制度中的特殊職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魏書》《新唐書》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闆學絆子腿觱發豺聲春祠疊等第二信號系統都監峨岷犯土禁風略粉食富家翁複試光影湀辟菰蘆旱秧田懷集讙嗷戶外積坳機臣戟吻疾響恐聳讋慄理代陵崗妙手丹青抹灰穆肅南陽齧殺偶婚坯料乾瘦欺傲湫凹棋置羣像三懼僧祇折搖衰野疏舉順和讨店填積彎脖子罔車亡馬微妾霧閣雲窗午火無偶下工夫香根兒小公館席卷細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