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通天冠上的裝飾。《後漢書·輿服志下》:“﹝通天冠﹞前有山,展筩為述,乘輿所常服……遠遊冠,制如通天,有展筩橫之於前,無山述,諸王所服也。”《晉書·輿服志》:“﹝高山冠﹞制似通天。頂直豎,不斜卻,無山述展筩。”
“山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拼音:shān shù
詞義:指古代帝王所戴的“通天冠”上的裝飾部件。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冠冕的形制,屬于古代服飾文化的專業術語。
部分詩詞中曾借用“山述”表達對自然或品德的贊美,例如宋代陳舜俞詩句“南山述作那堪毀”,但此類用法較為罕見,屬于文學引申。
需注意:現代網絡偶見将“山述”拆解為“山的叙述”,但此解缺乏文獻依據,可能是望文生義的誤讀。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代冠服制度,可參考《輿服志》類史料或考古研究。
山述(shān shù)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山”和“述”兩個字組成。
“山”字的部首是“山字頭”,它由“三”字旁和“小”字旁組成,總共有三畫。而“述”字的部首是“讠字旁”,總共有八畫。
“山述”一詞最早出現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在這裡,它的意思是“描述山川的景色”。
繁體版本的“山述”字是「山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字體,但它的基本形狀和結構仍然保持不變。
1. 他以生動的語言山述了自己的旅行經曆。
2. 這篇文章以細緻入微的方式山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
山水、山谷、山脈、述說、描述。
描述、叙述、叙事、描寫。
隱藏、隱瞞、掩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