剉碓的意思、剉碓的詳細解釋
剉碓的解釋
斬斷肢體的刑具。
詞語分解
- 剉的解釋 剉 ò 古同“锉”,折損。 古同“锉”,用锉刀去掉物體的芒角。 鍘切。 飼料。 方言,量詞,段、截:吃一剉,剝一剉。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碓的解釋 碓 ì 木石做成的搗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剉碓”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1.主要含義:古代刑具
- 定義:指用于斬斷肢體的殘酷刑具,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例如《魏書·汝南王悅傳》記載“悅為大剉碓置于州門,盜者便欲斬其手”,而《隋書·刑法志》也提到“剉碓”與“大镬”“長鋸”等刑具并列。
- 字義拆分:
- 剉:同“锉”,意為折損、切割(源自漢典的高權威性解釋)。
- 碓:原指舂米用具,此處引申為類似器械的刑具結構。
2.次要含義:比喻辛勤勞動(存疑)
- 個别資料(如)提到“剉碓”比喻用腳踩動石磨的勞動場景,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誤傳或引申義。
使用建議:
- 曆史研究:需優先采用“刑具”釋義,結合《魏書》《隋書》等典籍語境。
- 現代應用:該詞已罕見使用,需謹慎考據具體出處。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魏書》《隋書》原文或權威字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剉碓的意思
剉碓(cuò du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鋸子削去糧食的外殼,以便磨成面粉或者制作其他食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剉字由2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刀刃(刂)部首,右邊是呆(忄)部首。
剉字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剉字在《說文解字》中有記載,它是由“(辶)曹”和“次”兩個字組合而成,表示磨碎次糧。
在繁體中,剉字寫作「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剉」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刀刃(刂)的形狀上方多加了一點。
例句
1. 她一邊剉碓,一邊唱着家鄉的民歌。
2. 我要去廚房剉碓,準備晚餐。
組詞
碓磨、下碓、剉刀、剉碎
近義詞
磨碎、研磨、磨細
反義詞
整碓、剝殼、洗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