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相待如賓的意思、相待如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相待如賓的解釋

[respect each other like guests] 見“相敬如賓”

與妻相見,皆正衣冠,相待如賓。——《晉書·何曾傳》

詳細解釋

相處如待賓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 臼季 使,過 冀 ,見 冀缺 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亦作“ 相敬如賓 ”、“ 相莊如賓 ”。《後漢書·逸民傳·龐公》:“居 峴山 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宋 葉適 《黃端明谥簡肅議》:“其孝友篤至,夫婦相敬如賓。” 清 餘懷 《闆橋雜記·麗品》:“苟兒心之所好,雖相莊如賓,性與之洽也。” 張天民 《戰士通過雷區》:“兩個人也算得是齊眉舉案、相敬如賓,但局長‘無情’的毛病也克服得不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相待如賓”是一個形容夫妻關系的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夫妻之間互相尊敬,相處時如同對待賓客般禮貌周全,體現平等與尊重的相處模式。


二、出處與典故

  1. 最早記載
    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臼季途經冀地,見冀缺(郤缺)在田間除草,其妻送飯至田間,兩人“敬,相待如賓”。
  2. 後世引用
    唐代房玄齡《晉書·何曾傳》記載,何曾年老後與妻子見面仍“正衣冠,相待如賓”,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用法的典範性。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


五、延伸說明

該成語反映了傳統觀念中對夫妻和諧關系的理想化标準,現代使用時多含褒義,但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非夫妻關系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相待如賓

詞義:相待如賓指對待别人時像待貴賓一樣有禮貌和殷勤。

拆分:相(目和木字旁,表示看待) + 待(彳和寸字旁,表示行走和時間) + 如(女字旁,表示親近) + 賓(宀和貝字旁,表示客人)。

部首:目木彳寸女宀貝。

筆畫:相(9畫) 待(9畫) 如(6畫) 賓(8畫)。

來源:《論語·先進》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句形容人與人相處的态度,後演變為“相待如賓”。

繁體:相待如賓。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相:目木目十木心。(目字包圍一個木字,表示目視和注視)

待:彳寸匕彳天。(彳字上有兩個橫豎的短線,表示行走)

如:女口木。(表示女子的樣子)

賓:又名贲,小宀并龜。(表示客人的旁邊是一個小屋)

例句:他對每個客人都像待賓客一樣殷勤周到,猶如賓至如歸。

組詞:款待、宴客、接待、衷心、殷勤。

近義詞:如親如故、如花似玉、備至如歸、毫不費力。

反義詞:置之不理、隨意、漠不關心、冷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