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留撲的意思、滴留撲的詳細解釋
滴留撲的解釋
同“ 滴溜撲 ”。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二折:“一隻手揪住衣領,一隻手揝住腰帶,滴留撲摔個一字闊腳闆。”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二折:“原來是不插拴牢,靠着時呀的門開了,滴留撲仰剌叉喫一交。”
詞語分解
- 滴的解釋 滴 ī 液體一點一點地向下落:滴眼藥。滴落。滴翠。水滴石穿(喻隻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漏(漏壺)。 一點一點向下落的液體:水滴。汗滴。 量詞,用于滴下的液體的數量:
網絡擴展解釋
“滴留撲”是一個元曲中常見的拟聲詞,主要用于描述突然跌倒、摔翻或物體墜地的動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詞義
該詞讀作dī liú pū,表示滑倒、跌跤的動作狀态,常伴隨拟聲效果。例如元雜劇《魔合羅》中:“滴留撲仰剌叉吃一交”,生動描繪了角色摔倒的情景。
-
擴展含義
除跌倒外,還可形容被扔擲、摔翻的動作。如《李逵負荊》中,李逵将人“滴留撲摔個一字闊腳闆”,展現了用力摔出的動态。
-
詞源與變體
- 該詞是元明時期白話文學中的口語化表達,可能與“滴溜撲”為同一詞的異寫形式。
- 結構上,“滴留”模拟物體滾動或失衡的聲音,“撲”則強化動作的突然性。
-
使用場景
多見于古典戲曲、話本,通過聲音與動作的結合增強畫面感,現代漢語中已罕見。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注釋(如《漢語大詞典》)或元曲原文,進一步體會其語境中的生動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滴留撲的意思】
滴留撲(dī liú pū)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滴落水聲”的拟聲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滴留撲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水(氵)和撲(扌),共有9個筆畫。
【來源】
滴留撲是漢語詞彙中常用的拟聲詞之一,形容水滴落下的聲音,如同“滴答”或者“滴滴答答”。
【繁體】
滴留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滴流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滴留撲沒有具體的古漢字寫法,因為它是一個拟聲詞,出現較晚。
【例句】
1. 下雨的時候,滴留撲聲不斷,别有一番韻味。
2. 水龍頭的滴留撲聲讓人心煩意亂。
【組詞】
滴水、落水聲、滴答聲、滴滴答答
【近義詞】
滴答聲、滴水聲、滴滴答答
【反義詞】
寂靜、無聲、安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