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親寄的意思、親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親寄的解釋

親近倚重。《南史·宋建安王休仁傳》:“ 泰始 初,四方逆命, 休仁 親當矢石,大勳克建,任總百揆,親寄甚隆,四方輻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親寄”是由“親”和“寄”組合而成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與語境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親”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至也”,本義為關系密切、感情深厚,引申為親屬或親自行動;“寄”在《康熙字典》中注為“托也”,指将事物或情感交托于他人。組合後,“親寄”可理解為親自托付重要事物,或指依托親情傳遞的牽挂,例如:“他親寄家書,字句飽含思鄉之情。”

二、詞源與用法演變

該詞屬文言色彩較濃的複合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及詩詞。清代《佩文韻府》收錄類似結構“親付”,強調當面交付的鄭重。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表達,如“親寄手劄”凸顯行動的直接性與情感的真摯。

三、近義詞辨析

與“轉交”相比,“親寄”更強調行為主體的親自參與及情感屬性;與“囑托”相比,其側重物理層面的傳遞行為而非言語交代。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親寄”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釋義,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1. 基本釋義(分用)

    • 親:指親屬、親人。
    • 寄:動詞,包含多重含義:
      • 通過郵局遞送(如“寄信”“寄包裹”);
      • 寄托、依附(如“寄希望于青年”“寄居”);
      • 認非血緣關系的親屬(如“寄父”“寄母”)。
      此情況下,“親寄”可理解為“給親人寄送物品”或“認寄親屬的行為”,例如“給母親寄錢”“認寄子女”。
  2. 古籍釋義(複合詞)
    在曆史文獻中,“親寄”作為固定詞彙,意為“親近倚重”,常用于描述受信任、被委以重任的關系。例如:

    • 《南史·宋建安王休仁傳》記載:“任總百揆,親寄甚隆”,指劉休仁因功勳卓著,深受皇帝信賴并承擔要職。
    • 此用法強調人際間的緊密信任與政治倚仗,屬于古代漢語中的特定表達。

補充說明:現代漢語中“親寄”作為複合詞較少使用,更多以分寫形式出現。若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遇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史》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八還白幡柏亮父陂曲不敢旁骛不學無術超邁絕倫扯裡狲乘空趁夥打劫黜屍摧隤醋娘子釣名欺世窦家妻發卷非道鳳梨趺坐剛毅管淺害鳥皡天罔極禍羅踐涖監主自盜交叉點驕舒基礎課機劇九河橘丸客位醽酒流晖履尾命詞墨制旁資蒲葵扇喬戈裡峰诠次沙棠舟升鬥市井之臣士坦侍醫石鐘山記梳翎順默司物桃花色陶嬰體覆頽憊豚蹏陿陋小夥子小輿歇斯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