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遲貨的意思、遲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遲貨的解釋

滞銷的貨物。 明 馮夢龍 《永團圓·計定移星》:“[浄]:既如此,我尋一箇丫環去便了。[丑]:這箇使不得,倘然盤問起來,就要出丑了,那些腌臢遲貨,怎妝得金閨嬝娜?” 清 褚人穫 《堅瓠六集·滞貨》:“俗謂不合時宜者曰滞貨,出《世説註》。俗作遲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遲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滞銷的貨物,即因不符合市場需求或過時而難以售出的商品。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見,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曆史語境或文學作品中。


二、來源與用法

  1. 詞源:

    • 明代馮夢龍《永團圓·計定移星》提到腌臢遲貨“怎妝得金閨嬝娜”,以“遲貨”形容粗劣難銷的物品。
    • 清代褚人穫《堅瓠六集》記載:“俗謂不合時宜者曰滞貨,出《世說注》。俗作遲貨。”說明“遲貨”是“滞貨”的通俗寫法。
  2. 語境特征:

    • 多用于貶義,暗指物品質量差、不合時宜,如“腌臢遲貨”。
    • 清代後逐漸被“滞銷”“滞貨”取代,現代更常用“庫存積壓”“清倉貨”等表達。

三、其他說明

如需具體文獻例句或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永團圓》《堅瓠六集》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遲貨

《遲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遲”和“貨”兩個字組成。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遲”字的部首是辶(辵),總筆畫數為7;
- “貨”字的部首是貝,總筆畫數為8。

2. 來源:
“遲貨”是由動詞“遲”和名詞“貨”組合而成。動詞“遲”的意思是事情耽擱、延誤,名詞“貨”則指代商品、物品。

3. 繁體:
“遲貨”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遲貨”。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比現代簡化,因此《遲貨》的古代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但整體而言,古時候人們對“遲貨”的理解和使用與現代基本相同。

5. 例句:
- 他定的貨今天才送,真是遲貨。
- 請不要提供遲貨服務,我們需要及時的交付。

組詞:
遲鈍、遲到、貨物、貨币、貨架。

近義詞:
延誤、失約、耽擱。

反義詞:
及時、準時、快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