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若木雞的意思、蠢若木雞的詳細解釋
蠢若木雞的解釋
[be benumbed as a wooden chicken;as serene as a graven image;stand as a log] 形容神貌呆笨
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聊齋志異·促織》
詞語分解
- 蠢的解釋 蠢 ǔ 愚笨,笨拙:蠢人。蠢材。蠢話。蠢事。蠢然。蠢拙。蠢笨。 蟲子蠕動:蠢動。蠢蠢。蠢蠢欲動(指壞人伺機欲動或敵人準備進犯)。 笨傻愚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木雞的解釋 .《莊子·達生》:“ 紀渻子 為王養鬭雞,十日而問曰:‘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成玄英
網絡擴展解釋
“蠢若木雞”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該成語形容人愚笨遲鈍、神情呆滞,如同木頭雕刻的雞一樣毫無反應能力,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
出處與演變
- 出處:最早見于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促織》:“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這裡描述蟋蟀呆滞不動的狀态。
- 與“呆若木雞”的區别:
- “呆若木雞”源自《莊子·達生》,原指鬥雞訓練到極緻後表現出的沉穩專注,後引申為因驚吓或發呆而愣住的神态(早期含褒義,現代多為貶義)。
- “蠢若木雞”則更強調愚笨、缺乏靈性,無褒義用法。
使用場景
- 適用對象:多用于批評他人反應遲鈍、思維僵化,或自嘲愚笨。
- 例句:
- “他面對突發狀況毫無反應,蠢若木雞。”
- “小蟲伏在草葉上,蠢若木雞。”(出自《促織》)
語法與結構
- 詞性:通常作謂語、定語或狀語,如“他蠢若木雞地站着”。
- 結構:主謂式成語,含比喻修辭。
“蠢若木雞”以木雞的僵硬形象比喻人的愚鈍,既可用于文學描寫,也見于日常口語。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其與“呆若木雞”的差異。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聊齋志異》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蠢若木雞》詞義
《蠢若木雞》這個詞形容一個人非常愚笨,毫無頭腦和智慧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蠢若木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部首:虍(虎字旁)
筆畫:16畫(蠢:16畫;若:8畫;木:4畫;雞:4畫)
來源
《蠢若木雞》是古代對于愚笨無能之人的形象描繪,用以諷刺或嘲笑他們。
繁體
《蠢若木雞》的繁體字為「蠢若木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蠢若木雞》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
例句
他做事蠢若木雞,一點也不聰明。
組詞
反蠢若木雞、蠢若木馬、聰明伶俐
近義詞
傻如瓜、笨如驢、愚不可及
反義詞
智勇雙全、聰明伶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