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成的意思、司成的詳細解釋
司成的解釋
謂主管世子品德教育。《禮記·文王世子》:“樂正司業,父師司成。” 孔穎達 疏:“父師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
詞語分解
- 司的解釋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複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後為
- 成的解釋 成 é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狀況:成形。成性。成人。自學成才。蔚然成風。 變為:長成。變成。
網絡擴展解釋
“司成”是古代官職名,主要與教育管理相關,具體含義及演變如下:
1.起源與基本含義
- 職責:主管世子(貴族子弟)的品德教育,最早見于《禮記·文王世子》,其中提到“父師司成”,即由德高望重的“父師”負責培養世子的德行。
- 核心作用:強調對貴族後代的道德教化,如《禮記》注疏稱“父師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
2.曆史演變
- 唐代改制:唐高宗時期曾将國子監(最高學府)改稱“司成館”,其長官“祭酒”改稱“大司成”,副職“司業”改稱“少司成”。
- 後世沿用:唐代之後恢複舊制,但“大司成”仍作為國子監祭酒的别稱使用。
3.别稱與延伸
- 大司成:國子監祭酒的代稱,總領教育事務。
- 少司成:對應副職司業,協助管理。
4.現代釋義
- 部分資料将“司成”引申為“執掌權力者決定事物結果”,但此用法較罕見,更多保留其古代官職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官職體系,可查閱《禮記》原文或唐代官制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司成
司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職位晉升、升遷、升官。
拆分部首和筆畫:司(部首: 又, 筆畫: 5)、成(部首: 戈, 筆畫: 8)。
來源:司成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指的是官員升遷的意義。
繁體:司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暫無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記錄。
例句:他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終于司成了縣長的職位。
組詞:司法、司令、司局、成就、成績、成功。
近義詞:升遷、晉升、提升。
反義詞:降職、降級、下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