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池溜的意思、池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池溜的解釋

屋檐接水的長槽。溜,通“ 霤 ”。 唐 張九齡 《和崔尚書喜雨》:“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池溜是古漢語中形容積水流動狀态的複合詞,分釋如下:

一、單字釋義

  1. 《說文解字》釋為“陂也”,指蓄水的窪地(如池塘、水池),引申為彙聚之處。

    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1985年版)

  2. 《玉篇·水部》載:“溜,水流也。”本義指水流或液體滑落,如《文選·潘嶽〈射雉賦〉》“泉涓涓而吐溜”中形容水流滑行。

    來源:《玉篇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二、複合詞“池溜”考釋

該詞最早見于《文選·左思〈吳都賦〉》“玉澗剖于昆陵,池溜彙乎溟漲”,李善注:“池溜,謂池水溜下也。”指池中積水向下流動的狀态,後引申為: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池溜”已罕用,屬文言遺存詞彙。其核心語義保留在“池水流動”的本義中,偶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地域方言(如部分吳語區仍用“溜”指液體滑落)。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

四、權威典籍用例

  1. 《吳都賦》原典

    “玉澗剖于昆陵,池溜彙乎溟漲。”

    ——(南朝梁)蕭統編《文選》,李善注引水文釋義。

  2. 唐詩意象化運用

    “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

    ——(唐)徐敞《月映清淮流》,以池溜動态喻自然生機。

    來源:《文選》(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本)、《全唐詩》卷三百十九

網絡擴展解釋

“池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池溜”指屋檐接水的長槽,主要用于古代建築中收集雨水并導流的裝置。其中“溜”通“霤”(liù),表示屋檐的排水槽或水流路徑。

2.通假字與演變

“溜”在此處為通假字,本字為“霤”,《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屋水流也”。這一用法體現了古漢語中通過諧音或形近字替代的現象。

3.文學例證

唐代詩人張九齡在《和崔尚書喜雨》中寫道:“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此處“池溜”指雨水注滿屋檐水槽,與後文“林芳”形成自然意象的呼應。

4.現代使用與關聯

現代漢語中“池溜”已不常用,但“池”仍保留“池塘”“城池”等含義,而“溜”在“溜冰”“滑溜”等詞中延續了“滑動”的引申義。

補充說明

需注意,“池溜”屬于古建築術語,現代可通過文獻或詩詞研究進一步了解其具體形制與功能。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3、6的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鳌圖拜将封侯百結衣幫虎吃食不歡而散猜三劃五成家立業稱王稱霸蟲害船丁辭典學典雅貂珥厎綏鬥彩房從肥鮮浮荄賦歸去福命府尊光訓關雎瑰珉何劉橫穿花間集徽華金敦金谷宴金聲玉服祭獸糧台李将軍列傳理考淩欺亂代涅槃泥腳杆排窠畔慮骈戮骈胎平賦巧诋豈渠期許蜷縮埽迹沙朔神椽牲頭審判食用石中美説地談天同學録無業遊民烏糟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