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載同班或同校同學的姓名、籍貫、簡曆與通訊處等内容的小冊子。 吳虞 《四川法政學校同學錄序》:“四川法政學校某班諸君既行畢業禮,将有《同學録》之刻,遠符著籍之規,近表樂羣之意。” 孫犁 《澹定集·同口舊事》:“并說上次來信,寄我父親店鋪,因地址不确被退回,現從同學錄查到我的籍貫。”
同學録(或同學錄)是記錄同班或同校同學信息及畢業留念的紀念冊,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如下:
基本定義
同學録指記載同學姓名、籍貫、簡曆、通訊方式等内容的冊子,常用于畢業時留存紀念。繁體“録”為“記錄”之意,簡體寫作“錄”。
内容與形式
作用與意義
主要用于畢業離别時留存回憶,方便日後聯繫,同時記錄學生時代的活動與交往經曆。例如,孫犁曾通過同學錄查證同窗籍貫,曆史上《四川法政學校同學錄》也體現其紀念價值。
文化延伸
該詞也用于文學作品名稱,如書海滄生的小說《同學錄》,進一步擴展了其文化内涵。
若需更詳細的曆史案例或具體形式分類,可參考上述來源進一步查閱。
《同學録》是指同學錄,是一種記錄班級或學校同學信息的書籍或記錄冊。它可以記錄同學的姓名、照片、個人信息、聯繫方式以及一些留言或祝福。
《同學録》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部首: ⽬, ⾊
筆畫: 9畫 in 簡體字
《同學録》這個詞源自中文,是由日文同學錄音譯而來的。在繁體中文中,它的寫法是《同學錄》。
在古時候,寫《同學録》可以使用傳統的漢字書寫方式,寫法如下:
《同學錄》
1. 在我們的同學録中,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回憶。
2. 這本同學録将會記錄我們四年班級的點滴。
同學錄冊、同學錄集、同學錄本、同學錄帖
班級名冊、同學名單、同窗名錄
陌生人名冊、校外人員名單、非同學名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