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青銅食器。《儀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自東房,執一金敦黍,有蓋,坐設于羊俎之南。”《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食舉歌》:“甘酸有宜芬勺藥,金敦玉豆盛交錯,禦鼓既聲安以樂。”
“金敦”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發音:jīn dūn
基本含義:形容人品貴重、品德純正無瑕。其中“金”象征黃金般的珍貴,“敦”指敦厚、純真,組合後強調道德的高尚與純粹。
使用場景:多用于贊美或表彰他人的優秀品行,例如:“他的行為堪稱金敦之舉。”
定義:指古代祭祀或宴飲時盛放黍、稷等谷物的青銅器皿,通常為圓腹、三短足、帶蓋的造型,流行于春秋戰國時期。
文獻例證: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儀禮》《樂府詩集》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金敦是一個中國漢字詞彙,意思是聰明、聰慧。形容一個人具有智慧、明智的品質。
金敦的部首是金字旁,具有金屬、財富的意義。整個詞彙共有10個筆畫。
金敦這個詞的源自《爾雅》,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辭書。《爾雅》中解釋金敦為智慧才能出衆的意思。
金敦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金敦」,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但是金敦這個詞的基本結構沒有變化。
1. 他一向是個金敦聰明、機智的決策者。
2. 那個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卻展現出了金敦的才智。
聰明、智慧、機智、明智
機智、聰慧、明智、智慧
愚笨、遲鈍、愚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