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緒的意思、成緒的詳細解釋
成緒的解釋
(1).成為思緒。 晉 陸機 《歎逝賦》:“幽情發而成緒,滞思叩而興端。”
(2).傳統。《續資治通鑒·宋哲宗紹聖元年》:“ 惇 厲色曰:‘ 光 輔母後獨掌政柄,不務纂紹先烈,肆意大改成緒,誤國如此,非姦邪而何?’”
(3).成績。 明 宋濂 《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營度於其内,顯考則隨物順成應之於外,歲增月衍,頗有成緒。”
詞語分解
- 成的解釋 成 é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狀況:成形。成性。成人。自學成才。蔚然成風。 變為:長成。變成。
- 緒的解釋 緒 (緒) ù 絲的頭:“白鶴飛兮繭曳緒”。 開端:頭緒。就緒。緒論。緒言。 前人未完成的事業,功業:緒功。緒業。繼未竟之緒。 連綿不斷的情思:情緒。思緒。心緒。離情别緒。 殘餘:緒餘。緒風。 姓。
專業解析
"成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拆解和典籍用例中理解:
-
本義:功業成就,事業的基礎
- "成"指完成、成就;"緒"本指絲的頭,引申為開端、事業、功業。合起來指已建立起的功業基礎或已取得的成就。
- 例如:《魏書·肅宗紀》:“朕以寡德,運屬樂推,思與億兆,同茲大慶。肆眚之科,一依常式。可大赦天下,以慶成緒。” 這裡“慶成緒”指慶祝(太和殿建成)這一功業的完成。《漢語大詞典》
- 又如:《宋書·武帝紀中》:“公精貫朝日,氣淩霄漢,奮其靈武,大殲群慝,克複皇邑,奉歆神祇。此公之大節,始于勤王者也。授律群後,泝流長骛,薄伐峥嵘,獻捷南郢,大憝折首,群逆畢夷,三光旋采,舊物反正。此又公之功也。出藩入輔,弘茲保弼,阜財利用,繁殖黎元,編戶歲滋,疆宇日啟,導德明刑,四境有截。此又公之功也。” 其中“弘茲保弼”即指光大、鞏固了已有的基業(成緒)。《漢語大詞典》
-
引申義:事物的條理、頭緒
- 由“緒”的本義(絲的頭)引申,“成緒”可以指事物已經形成條理、頭緒或規模。
- 例如:在描述某種技藝、方法或體系時,可以說其“已成緒”,意指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章可循的系統或流程。這個用法相對“功業成就”的本義較少見,更多是“緒”字含義的自然延伸。現代漢語中更常用“有頭緒”、“成系統”等表達。《現代漢語詞典》
“成緒”的核心含義是指已經建立起來的功業、成就或基礎,強調某種事業或成果的完成與奠定。次要含義指事物已形成條理或系統。它是一個較為書面化的詞彙,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表述中,用以描述國家、事業或個人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或打下的堅實基礎。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 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 對“成緒”詞條有明确收錄和釋義。
-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 對“緒”字的釋義有助于理解“成緒”的引申義。
- 《辭源》(商務印書館) - 作為大型古漢語辭書,對“成緒”的古義有詳細考釋。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提供“成緒”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和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
“成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基本解釋
-
成為思緒
指情感或思考逐漸形成條理。例如晉代陸機《歎逝賦》中“幽情發而成緒,滞思叩而興端”,描述幽深的情感發展為清晰的思緒。
-
傳統
指前人留下的規範或體系。如《續資治通鑒》提到“肆意大改成緒”,批評對傳統制度的破壞。
-
成績
表示已取得的成果。明代宋濂在文中用“顯考則隨物順成”體現這一含義。
二、擴展含義
- 成語用法:部分資料(如)提到“成緒”可作成語,意為“準備就緒”,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三、字源解析
- “緒”本義為絲線頭端(如“繭曳緒”),引申為開端、傳統或連綿的思緒(參考“緒”的釋義)。
“成緒”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使用較少。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歎逝賦》《續資治通鑒》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難崩查粲花朝阙承符吏騁妍趁口敕牒從約長琱鴨第三産業董狐直筆法樂販私富麗堂皇甘至觀池光瑩罟目過變豪怒覈究核子活無常家電将久見鬼人檢詳赍盜糧今不如昔經緯天下具劒俊異舉善闿疏刻賊攬辔登車曆命緑芽鳴顧鳴鶴之應明石偏諸千裡奇花名卉輕冰崎嶢容和深透飼喂踏破鐵鞋無覓處,算來全不費工夫突起往常間亡過未來身幄帟霞襟象事小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