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象事的意思、象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象事的解釋

(1).謂想象事情。《易·繫辭下》:“是故變化雲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 韓康伯 注:“觀其象事則知制器之方。”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文變換虛字例》:“變化有為,故象事知器;吉事有祥,故占事知來。”

(2).即指事。“六書”之一,是漢字的一種造字方法。《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顔師古 注:“象事,即指事也。”參見“ 指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象事”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古雅或專業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以從漢字構形學和古代文獻角度進行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1. 指漢字六書之一的“指事”造字法:

    • 本義: “象事”最核心、最權威的含義是指漢字傳統的“六書”(六種造字方法)之一,即“指事”。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叙》中定義為:“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它指的是用抽象的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注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抽象概念或事物位置的造字方法。
    • 解釋: 這類字不是描繪具體物體的外形(象形),而是通過符號象征性地“指示”出意義。例如:
      • “上”(古文字作“丄”)和“下”(古文字作“丅”):用一橫線(代表基準)和在其上或下的短橫/點(指示符號)表示方位概念。
      • “刃”:在“刀”字(象形字)的刀刃處加一點,指示“刀刃”所在。
      • “本”:在“木”(象形字)的根部加一橫或點,指示“根本”之意。
    • 來源依據: 此釋義源自中國古代文字學經典著作《說文解字》(許慎 著)及其相關研究。現代權威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羅竹風 主編)、《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均收錄此義項,并引《說文解字》為據。
  2. 泛指描繪、模拟事物情狀:

    • 引申義: 由“象”(模拟、象征)和“事”(事物、情狀)組合,可以引申為描繪、模拟、象征事物的情況、狀态或道理。這個用法相對少見,更側重于“表現”或“象征”事物。
    • 解釋: 在這個意義上,“象事”接近于“狀物”或“象征事物”。例如,在談論藝術創作或符號象征時,可能會用到“象事”來形容對事物情态的模拟表達。
    • 來源依據: 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辭書中有所收錄,是對“象”和“事”二字本義的組合引申。其使用可見于部分古代文獻或現代學術論述中。

“象事”一詞的權威解釋首要聚焦于漢字構形學,特指“六書”之一的“指事”造字法,即用抽象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注指示符號來表示抽象概念或位置關系(如“上”、“下”、“刃”、“本”)。其次,它可引申為描繪、模拟事物情狀的含義,但此用法相對次要且應用範圍較窄。理解“象事”的關鍵在于其與漢字起源和構造理論的緊密聯繫。

網絡擴展解釋

“象事”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文獻或使用場景區分:

一、《易經》中的哲學概念
源于《易·繫辭下》的“象事知器”,指通過觀察事物表象(象)來理解其内在規律或器物原理。例如通過自然現象推測氣候變化,或從社會現象分析發展趨勢。此用法強調認知方法論,即“觀察現象以推本質”。

二、漢字六書中的造字法
在文字學中,“象事”是傳統“六書”之一,即現代所說的指事造字法。其特點為:

  1. 用抽象符號(如“一、二、三”)或象形符號+标記(如“刃”在刀口加點)表意;
  2. 區别于象形(具體事物)、會意(組合表意),屬于早期漢字構形方式。

注意:現代語言使用中,“象事”作為成語表示“事物相似”的用法較少見(參考),更常見的是上述兩種學術性含義。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專業領域進一步确認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

挨頭子哀诏白日見鬼标牌畢歲不尋思從事衫村怪打提溜雕雲多糖督署房禦非直豐年感損攻注果行育德寒徑恚罵火山湯海講拜蛟川叫勁嬌美截削績功禁臣金華宴記意戟指嚼舌哜咨客官牢彘隸人亂徒梅伯内父屏懾悭吝巧幹诮呵切勿親夫窮昊秋聲賦羣類潤色先生生平盛宣懷世界語蘇海韓潮隨兕隨俗所向皆靡題注歪剌姑晩筍舞伴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