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第三産業的意思、第三産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第三産業的解釋

[third industry;servica sector] 指西方現代經濟學為研究經濟增長對産業結構的影響而劃分的國民經濟三個部門之一,包括商業、金融業、信托業、提供各種勞務的服務性行業等為生産和消費服務的部門。一般認為第一産業指農業、畜牧業、漁業、林業、礦業;第二産業指制造業、建築業

詳細解釋

國民經濟三次産業之一。據國家*********的劃分,第三産業指為生産和消費服務的部門和為提高科技文化、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第三産業包括:公用事業、金融保險事業、商業、機器維修業、服務性行業、文教衛生科研事業等。《人民日報》1981.4.29:“在我國,興辦第三産業要從實際出發,從解決最緊迫問題開始。”參見“ 第一産業 ”、“ 第二産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第三産業是指除農業、工業以外的其他非直接物質生産行業,主要包含服務業和流通領域。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定義,它是“國民經濟三大部門之一,一般指為生産和消費服務的部門,如商業、飲食業、金融保險業、公用事業等”。

從産業分類體系來看,中國國家統計局采用的三次産業劃分标準中,第三産業涵蓋以下四類:

  1. 流通服務:交通運輸、郵政快遞、批發零售 2.生活服務:住宿餐飲、文化旅遊、居民服務
  2. 知識服務:教育科研、信息技術、商務咨詢
  3. 公共服務: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組織管理

該概念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費希爾1935年在《安全與進步的沖突》中提出,後經克拉克完善形成「三次産業分類法」。中國自1988年起正式采用該分類體系,2023年第三産業占GDP比重已達54.6%(國家統計局2024年數據公報),成為經濟增長核心動力。

網絡擴展解釋

第三産業,又稱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産業(農業、林業、漁業等)和第二産業(工業、建築業等)之外的所有經濟活動,主要為社會生産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務。以下從定義、行業分類及經濟意義三方面詳細說明:

一、定義

根據,第三産業源于西方經濟學中的三次産業劃分理論,以社會生産活動的曆史發展順序為依據:第一産業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第二産業對初級産品加工,第三産業則通過服務滿足生産和消費需求。例如銀行存錢、醫院看病、外賣配送等均屬于第三産業。

二、行業分類

綜合權威資料,第三産業可分為以下四大類(引用):

  1. 流通服務:交通運輸、倉儲物流、批發零售、郵政等;
  2. 生産與生活服務:金融、房地産、租賃、信息技術、科研技術服務;
  3. 公共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公共設施管理;
  4. 社會管理:政府機構、國際組織、社會保障等。

此外,部分行業如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輔助活動等雖與第一、二産業相關,但因服務屬性也被納入第三産業。

三、經濟意義

  1. 反映經濟結構:第三産業比重越高,通常表明國家經濟越發達(如發達國家第三産業占比超70%);
  2. 促進就業與消費:服務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并通過多樣化服務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3. 可持續發展:相比資源密集型産業,服務業更依賴知識與技術,推動經濟轉型。

擴展閱讀:中國将第三産業細分為15個門類,完整分類可參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倍棄變意碧盈盈博奪長頭兒長謡川防怠事雕蟲手鬥雞戲鬥紫二蜀封植憤盛傅麗改弦轍高樓寨之戰個兒鲠泗桂淵橫憂毀讟會利火積講筵監織造揭貼迹痕金鈎驚異急穰穰寄語累屋鋁礦驢生戟角甕生根芒砀棉花胎名醫南食拈花摘豔鲵鲐驽駕菩薩哥兒譴勒裙布荊钗人民城郭任真自得三矢上用燒高香神廠剩餘術精天南梯肥通曉推敚望夫雲晚葉武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