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舉善的意思、舉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舉善的解釋

推薦德才兼優的人。《左傳·文公三年》:“ 子桑 之忠也,其知人也,能舉善也。”《後漢書·桓帝紀》:“禁姦舉善,興化之本。” 唐 李颀 《龍門送裴侍禦監五嶺選》詩:“舉善必稱最,持姦當去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舉善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舉”(推薦、選拔)和“善”(賢能、善良)構成,核心含義為推舉賢能之人或提倡善行。其具體釋義及典籍出處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推舉賢才

    指選拔并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擔任官職或承擔重任。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例:《論語·為政》:“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推舉賢才來教化能力不足的人,百姓就會勤勉。)

  2. 倡導善行

    引申為弘揚美德、提倡良善的社會風氣。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例:《左傳·襄公十四年》:“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推舉善人、提拔能者,以規範官職、确定職責。)


二、古籍典例

  1. 《後漢書·吳祐傳》

    “祐政唯仁簡,以身率物……民有争訴者,辄閉閣自責,然後科其所訟,以道譬之。或身到闾裡,重相和解。自是之後,争隙省息,吏人懷而不欺。啬夫孫性私賦民錢,市衣以進其父……祐曰:‘掾以親故受污穢之名,所謂“觀過斯知仁矣”。’使歸謝其父,還以衣遺之。”

    解讀:吳祐以仁政舉善,感化官吏改過向善。

  2. 《資治通鑒·唐紀》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緻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

    解讀:強調“舉善”需以德行為選拔标準。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4年。
  2.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3. 《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2009年。
  4. 《左傳譯注》,李夢生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注:為保障引用有效性,未添加易失效的網頁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官網或學術數據庫查詢上述書籍。)

網絡擴展解釋

“舉善”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主要含義:推薦德才兼優的人

二、引申含義:倡導行善(現代語境)

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出處,可參考《左傳》《後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按照寶翰剝喪跛驢陳渎船子醇美錯音頂債杜葵獨着蕃茂粉沸風瓢咯咯公古哩挂弓貫陌桂堂合和篁篠昏黯黪嚼齧嗟虖桀賊羁管雞毛筆稷慎系腰谲密開化饋贻爛紅樂卿俚耳離譜瑪爾噶馬樁蒙瞽黏澀蟠瘿頩顔跷踦峭險熱鍋上螞蟻日晡聲韻使婢霜糖舒筋活絡書疏絲網讨研貼送退席瓦解冰泮僞經武偃文修憲恩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