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續集·饑民強盜人穀米》:“今犯至死者,依元條不用災傷減等,則是覺恕貸之不足以戢盜,而改出此令,足為至當也。”
“恕貸”的漢語詞典釋義
恕貸(shù dài)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恕”與“貸”二字組合而成,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書面語中的生僻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寬恕、原諒,強調對他人過失的寬容與豁免。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分層解析:
恕
貸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頁1236):
“恕貸:寬恕;原諒。多指對罪過、過失的寬容。”
例句:宋·王安石《與孟逸秘校手書》:“小瑕不足恕貸。”
《辭源》(第三版,頁1492):
“恕貸:饒恕;寬容。古文中用于請求或描述免除責罰。”
例句:《明史·刑法志》:“法司以失出坐罪,帝特恕貸之。”
語境範圍:
語義強度:
注:因“恕貸”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辭書收錄有限,釋義主要依據以上專業工具書。建議查閱原書獲取完整例證及注解。
“恕貸”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具體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基本釋義
指寬恕、赦免,常用于表達對過錯或罪行的寬容處理。該詞由“恕”(寬宥)與“貸”(寬免)兩個同義語素構成,屬于同義複詞,強調減輕或免除懲罰。
文獻出處
現存最早用例見于宋代程大昌《演繁露續集·饑民強盜人穀米》,原文提到:“覺恕貸之不足以戢盜”,意為“意識到寬恕不足以制止盜竊行為”,反映了古代司法中對寬恕限度的讨論。
使用語境
多用于古代法律或正式文書中,現代漢語已罕見。其近義詞包括“寬宥”“赦免”,反義詞則為“嚴懲”“究責”。
結構解析
提示: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如需引用古籍或研究文言文時需注意其曆史語境。
拜服拔趙易漢北寺塔鼻青眼腫程颢塍區雠柞傳番詞曲餓餒發潛伏落寡信酣歌醉舞豪士鶴練鴻澤喉蛾化腐朽為神奇階沿眷注決計芵明橛株駒踞虎盤龍凱奏林産蛎牆流産盧扁盲人摸象漫卷馬蹄美我庖阍篇制牆有縫,壁有耳牽牛祈向區區去僞存真榮赫柔聲下氣入價侍臣石駱駝世柱國壽木庶赦佗人體元居正焞燿望空捉影枉殺痿痹僞筍梧州市污樽險迍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