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阙的意思、散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阙的解釋

散失不全。 明 李東陽 《紹興府學鄉射圃記》:“降於後世,國典不立,學校之政不修,故儀文散闕,而其為道漫然莫之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散阙”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種不同的釋義,具體含義需結合發音和語境區分:

一、讀作sàn què(側重文人才情境遇)

  1. 基本含義
    形容文人才情悲涼,無法得到重用或榮耀。源自唐代杜甫《阙題》中的意象,其中“阙”指官署或職位,“散阙”即離開官署、失去官職,隱含懷才不遇的感慨。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文人的仕途失意或社會價值的失落。例如:“他的詩作中常流露出散阙之歎。”

二、讀作sàn quē(側重事物缺失)

  1. 基本含義
    指散失不全的狀态,多用于形容文獻、儀典等内容的殘缺。例如明代李東陽《紹興府學鄉射圃記》提到“儀文散阙”,即禮儀制度因缺乏維護而缺失。
  2. 延伸用法
    可泛指事物不完整或零散,如古籍版本、曆史記載等。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散阙》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散阙》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散居的寺廟”或“空置的宮阙”。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寺廟或皇宮被廢棄或荒廢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散阙》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攴”和“阝”,其中“攴”是指手,表示與動作、工具有關的意義;“阝”是指阜,意味着阻攔、堵住。它總共有14畫。

來源

《散阙》在古代漢字出現的早期已經存在,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漢書·藝文志》。它源于古代人們對廢棄或空置宮殿和寺廟的描述。

繁體

《散阙》的繁體字是「散闕」,它保留了原始漢字的形态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散阙》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小篆和隸書階段,字形有些差異,不過整體結構和意義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1. 那座古寺已經成為了一座廢棄的散阙。

2. 這座宮殿經曆了歲月的洗禮,如今變成了一座宏偉的散阙。

組詞

組詞示例:
散落、散播、散步、散發、散亂、散裝、廟阙、廢阙、閉阙

近義詞

近義詞示例:
廢墟、廢寺、廢宮、廢棄、廢舊

反義詞

反義詞示例:
宏偉、富麗、莊嚴、興盛、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