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阙的意思、散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阙的解釋

散失不全。 明 李東陽 《紹興府學鄉射圃記》:“降於後世,國典不立,學校之政不修,故儀文散闕,而其為道漫然莫之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散阙”是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構成結合了“散”與“阙”的古典語義。根據《漢語大詞典》(線上版:https://www.hydcd.com)和《辭源》(修訂本)的釋義,該詞可拆解為兩部分理解

  1. “散”的義項:本義為分離、分散,引申為不受約束的狀态,如《說文解字》注“散,雜肉也”,後演化為“不集中”或“閑散”之意。在文學語境中,亦可表示零落、不成系統的狀态,如《莊子·知北遊》中“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若亡而存,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散”。

  2. “阙”的義項:原指古代宮殿、祠廟門前的雙柱形建築,後通假為“缺”,表缺失、不完整,《說文》釋“阙,門觀也”。在文獻中常作動詞,表空缺或遺漏,如《論語·衛靈公》中“吾猶及史之阙文也”。

綜合釋義:

“散阙”屬并列式合成詞,多用于描述事物零散且不完整的雙重狀态。例如在古籍校勘領域,可指代文獻流傳過程中因散佚、缺頁導緻的殘本(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提及的“舊本散阙”)。現代漢語中偶見于學術論述,強調材料或結構的分散性與不系統性,需依賴上下文進一步明确具體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

“散阙”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種不同的釋義,具體含義需結合發音和語境區分:

一、讀作sàn què(側重文人才情境遇)

  1. 基本含義
    形容文人才情悲涼,無法得到重用或榮耀。源自唐代杜甫《阙題》中的意象,其中“阙”指官署或職位,“散阙”即離開官署、失去官職,隱含懷才不遇的感慨。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文人的仕途失意或社會價值的失落。例如:“他的詩作中常流露出散阙之歎。”

二、讀作sàn quē(側重事物缺失)

  1. 基本含義
    指散失不全的狀态,多用于形容文獻、儀典等内容的殘缺。例如明代李東陽《紹興府學鄉射圃記》提到“儀文散阙”,即禮儀制度因缺乏維護而缺失。
  2. 延伸用法
    可泛指事物不完整或零散,如古籍版本、曆史記載等。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敗撮鳥白醴蚌淚葆守背德踣踬步蛐財政政策出入無間摧锉單調函數貂扇鬄發端極铎刀風散焚舟破釜苻雄槁枯廣贲後土夫人兼祧借吉經濟觐接絶人開幕略意連車平鬥靈署龍躍鴻矯漏粉買死髦峤慕嫪抛賣愆怠乾矢橛窮紀屈桡三脊茅三爵之罰森木勝邪伸腳適應症衰月鼠竊狗偷私心妄念逃伍跳銀抟聚退課托色绾束翫味謂予不信聞融敦厚相磨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