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晨祼的意思、晨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晨祼的解釋

古代宗廟祭祀儀節名。《新唐書·禮樂志一》:“凡祭祀之節有六:一曰蔔日,二曰齋戒,三曰陳設,四曰省牲器,五曰奠玉帛、宗廟之晨祼,六曰進熟、饋食。”《元史·祭祀志三》:“親祀時享儀,其目有八……五曰晨祼。祀日丑前五刻,諸享陪位官各服其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晨祼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祭祀禮儀中的一個環節。以下從詞義、文化背景及權威典籍引用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字形與字義

    • 晨:指清晨、早晨。《說文解字》釋為“早昧爽也”,強調日出前後的時段。
    • 祼(guàn):古代祭祀禮儀,指以香酒(鬯酒)澆灌于地以降神。《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肆獻祼享先王”,鄭玄注:“祼之言灌也,灌以郁鬯,謂始獻屍求神時也。”
    • 晨祼:特指清晨舉行的祼祭儀式,是宗廟祭祀中獻酒降神的初始環節。
  2. 儀式内涵

    晨祼的核心在于“灌鬯”以通神,通過将郁金香草浸泡的鬯酒灑地,象征神靈降臨受飨。《禮記·祭統》載:“君執圭瓒祼屍”,說明祼禮需由主祭者執玉柄酒器(圭瓒)向代表祖先的“屍”(受祭者)獻酒。


二、文化背景與典籍依據

  1. 《周禮》中的制度性記載

    《周禮·春官·司尊彜》明确分祭祀類型為“四時之祼”,其中“朝踐”環節即包含晨祼。其文曰:“凡四時之祭祀,祼用虎彜、蜼彜,皆有舟。” 此制凸顯晨祼在周代禮制中的規範性。

  2. 《詩經》的文學印證

    《詩經·大雅·文王》以“殷士膚敏,祼将于京”描述商遺臣參與周王室祼禮,側面反映晨祼作為國祭的莊嚴性。

  3. 漢代經學家的诠釋

    鄭玄在《三禮注》中多次強調祼禮的時序意義:“祭必于晨,事神之道,清早為敬”,點明晨祼契合古人“敬天法祖”的時空觀。


三、學術定義與權威參考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23頁)定義:

“晨祼:古代祭祀禮儀。清晨以鬯酒灌地以迎神。”

此釋義綜合了《周禮》《禮記》的禮制框架,并被現代禮學研究采納(如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四、文化意義

晨祼體現了中國古代祭祀文化中:


參考文獻來源:

  1.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毛詩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禮記集解》(孫希旦,中華書局)
  4.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晨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én guàn(注音:ㄔㄣˊ ㄍㄨㄢˋ),其含義是古代宗廟祭祀儀節名,特指祭祀活動中特定的環節。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詞義

  1. 宗廟祭祀環節
    晨祼是古代祭祀儀式的步驟之一,主要用于宗廟祭祀。根據《元史·祭祀志三》記載,元代“親祀時享儀”共包含八項流程,其中第五項為“晨祼”。唐代《新唐書·禮樂志一》則将祭祀分為六節,第五項為“奠玉帛、宗廟之晨祼”,第六項為“進熟、饋食”。

  2. 時間與形式
    “晨”指清晨,“祼”(音guàn)是古代祭祀時以酒澆地的降神儀式。綜合多部史書記載,晨祼通常于祭祀當日丑時(淩晨1-3點)前五刻(約淩晨3點左右)進行,包含陳設祭品、奠酒等步驟。


曆史文獻依據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代禮制專有名詞,現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中國古代祭祀文化、禮樂制度時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如需更詳細史料,可查閱《元史·祭祀志》《新唐書·禮樂志》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循暴徵悲慘世界鬓鴉纏仗熾結池砌待承底片遞人端日蕃樂憤憤鳳吹焚坑各自為政共餐功烈龜字淈沒格昊空畫時弧度回瀾悔之晩矣火絨草進退觸籓積土成山酒婦空弮老式雷椎良質勵操離懷麗友荔枝籠鞭龍爪篆卵蒜蠻暴内書堂清廟器阙角熱羹山冢屍橫遍野誦吟酸辛韬世田卒提提抟空捕影退惰推言土坑拓樸逍遙公狎媟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