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質地優良的器物,指琴。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良質美手遇今世兮,紛綸翕響冠衆藝兮。”《南史·柳恽傳》:“ 子良 嘗置酒後園,有 晉 太傅 謝安 鳴琴在側,援以授 惲 , 惲 彈為雅弄。 子良 曰:‘卿巧越 嵇 心,妙臻 羊 體,良質美手,信在今夜。’”
(2).指優秀的作品。 晉 陸機 《文賦》:“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而為瑕。”
“良質”一詞的含義可從古代文獻和現代應用兩個維度解析,具體如下:
指質地優良的器物(特指琴)
源自三國時期嵇康的《琴賦》:“良質美手遇今世兮,紛綸翕響冠衆藝兮”,形容琴的材質與工藝精良。南朝《南史·柳恽傳》也以“良質美手”贊美古琴的品質。
指優秀的文學作品
晉代陸機在《文賦》中提到“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而為瑕”,将“良質”用于評價文學作品的精妙之處。
廣義的高品質屬性
現代語境中,“良質”泛指物品或服務具備優良品質,如耐用性、可靠性等,常用于商業領域描述産品超出用戶期待的表現。
評價範疇的延伸
除實物外,也可用于抽象領域,如詩詞創作、學生作業等,表達對成果的肯定。
“良質”一詞從古代對琴與文學的特指,逐漸演變為現代對優質事物的通用評價,兼具曆史底蘊與實用價值。需注意,其核心始終圍繞“優良特質”展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良質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由“良”和“質”這兩個字組成。拆解部首和筆畫如下:
① 良:從一丨丿中拆解出“田”字部首,表示農田;下面是“艮”字旁邊的“丶”,共有5畫。
② 質:從“貝”字旁邊的“讠”部首開始,表示人說話的意思;下面是“斤”字旁邊的“子”,共有8畫。
良質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成和發展。在古代,字的形狀是由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方式演變而來。良質這個詞意味着“優秀的品質”,從字面上看,良表示優秀、善良,質表示品質、性質。
對于繁體字的寫法,良質的繁體字為“良質”。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良字所寫的是下面一個方形加上兩個“口”字,而質字所寫的是上面一個長方形加上一個“言”字。這些古代字形在後來的演變中逐漸變為現代所使用的形态。
以下是一些關于良質的例句:
1. 這家公司的産品質量一直都是良質的。
2. 學校一直以來都抓質量教育,培養出了很多良質的學生。
3. 那輛車雖然外觀簡陋,但内部質量十分良好。
其他與良質相關的詞彙:
組詞:良心、好質、優質、品質。
近義詞:品質、質量、素質、優秀。
反義詞:劣質、次品、欠佳、差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