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離人的思緒;離别的情懷。 唐 牟融 《客中作》詩:“異鄉歲晚悵離懷,遊子驅馳愧不才。” 宋 柳永 《夜半樂》詞:“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 鄧 褚 兩家,忙着送别,一邊行色匆匆,一邊離懷耿耿。” 賀錦齋 《安鄉軍中思弟》詩:“戰地思人人不見,離懷時逐雁西翔。”
(2).離開母體。《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他太夫人正要分娩,恍惚中見一隻吊睛白額虎撲進房來,吃了一驚。恰好這 紀獻唐 離懷落草。”
“離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離别的情懷
指因離别而産生的思緒或情感,常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遊子、親友分别時的愁緒。例如:
離開母體
指從母體中分離,多用于描述出生場景。如《兒女英雄傳》中“紀獻唐離懷落草”,即指嬰兒脫離母體降生。
需注意語境差異:古漢語中“離懷”多指情感層面,而“離開母體”屬特定用法,現代較少使用。
離懷是一個成語,意為離開懷抱,離去。
離懷拆分為離和懷兩個字,其中離的部首是禾,懷的部首是心。
離的筆畫數為7,懷的筆畫數為9。
離懷這個成語的源自《楚辭·九辯》:“不乘三尺之童子,剪發裂袍而弗離懷者!”意為即便割發斷袍也不會離開懷抱。後來演變成表示離去。
離懷的繁體字為離懷。
離懷的古時寫法為離懷。
他離懷後,再也未曾回來。
離情别緒、離散、離去。
離開、離去。
歸懷、歸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