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角的意思、阙角的詳細解釋
阙角的解釋
觚棱。《文選·班固<西都賦>》“上觚棱而栖金爵” 唐 呂向 注:“觚棱,闕角也。”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四:“今之闕角,謂之觚稜,蓋取其有四稜也。”
詞語分解
- 阙的解釋 阙 (闕) è 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宮阙。 皇帝居處,借指朝廷:阙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京城,宮殿:“城阙輔三秦”。 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墓阙。 豁口,空隙:“兩岸連山,略無阙處”。
- 角的解釋 角 ǎ 牛、羊、鹿等頭上長出的堅硬的東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質。 形狀像角的:菱角。皂角。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陸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國山東省)。 幾何學指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線所夾成的平面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阙角”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含義
- 本義:指古代建築中的“觚棱”(gū léng),即宮殿、樓閣等建築頂部的棱角結構。例如《文選·班固<西都賦>》提到“上觚棱而栖金爵”,唐代呂向注釋為“觚棱,阙角也”。
- 引申義:比喻事物不完美或缺少關鍵部分,常用于形容文章、作品的缺陷。
二、詳細解釋
- 來源:源自建築術語,古代建築若角落殘缺,則整體失去完整性,後引申為對事物不完美的描述。
- 用例:宋代馬永卿《嬾真子》提到“今之阙角,謂之觚稜,蓋取其有四稜也”。
三、發音與争議
- 讀音:多數權威來源标注為quē jiǎo(如、4、5),但部分網頁(如)注音為què jiǎo,可能與方言或曆史音變有關。
- 字形:“阙”通“缺”,表示缺失;“角”指棱角,二者組合強調不完整的狀态。
四、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殘缺、缺陷、瑕疵。
- 反義詞:完整、圓滿。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批評或對事物的抽象評價,如“此文雖有深意,但阙角明顯”。
五、補充說明
- 權威差異:高權威來源(如、4)側重本義“觚棱”,而部分網頁(如)強調比喻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 古籍例證:可通過《西都賦》《嬾真子》等文獻進一步考證其用法。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語言學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建築史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阙角
阙角,由"阜"和"角"兩個字組成,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山腳下的角落,也指遠離都市繁忙地區的偏僻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阙角的部首是"阜",它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山陵的形狀。它的拆分筆畫是6畫。
角的部首是"角",意思是動物的角或是棱角。它的拆分筆畫是7畫。
來源
阙角一詞源于中國古代文獻,最早見于《左傳》的記載。在古代,阙角與山腳下的角落有關,描述了那些偏僻、冷清的地方。
繁體
阙角的繁體字為闕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阙角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常常使用隸書體或篆書體來書寫。
例句
1. 這裡是一個人迹罕至的阙角,沒有煩嚣,隻有甯靜。
2. 我們趁着假期,來到了這個山清水秀的阙角。
組詞
- 阙如:指形式陳舊、失去活力。
- 阙邑:指邊遠的鄉村。
- 阙如其分:形容言行得體、適度。
近義詞
隅角、僻靜、幽深、偏僻
反義詞
繁華、熱鬧、中心、都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