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廟之祭器。喻指可以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新唐書·李珏傳》:“宰相 韋處厚 曰:‘清廟之器,豈擊搏才乎?’” 宋 蘇轼 《聞正輔表兄将至以詩迎之》:“我兄清廟器,持節瘴海頭。”參見“ 清廟 ”。
“清廟器”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字面含義
“清廟”指古代帝王的宗廟(太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器”指祭器。合起來最初指太廟中用于祭祀的禮器。
比喻義
引申為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象征其品德、能力如同宗廟祭器般貴重且不可或缺。《新唐書·李珏傳》中提到“清廟之器,豈擊搏才乎?”即用此比喻否定李珏的武力之才,強調治國需德才兼備之人。
“清廟器”既指宗廟禮器,更承載了對棟梁之才的贊譽。其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現代多用于學術或文學語境中,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深層含義。
清廟器是指清朝時期官方制造和使用的祭祀器物,主要用于皇家、貴族以及廟宇等場合。這些器物在制作上精細考究,具有重要的曆史文化價值。
清廟器的拆分部首為土,總計6個筆畫。
這一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清廟指的是清朝時期的皇家祭祀場所,而清廟器則是在這些場所使用的器具。
《清廟器》的繁體字為「清廟器」。
古時候漢字寫作「淸廟器」。
1. 他參觀了故宮,被展示的清廟器深深吸引住了。
2. 這個博物館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清廟器。
1. 清朝
2. 廟宇
3. 祭祀
祭器、祭祀用具
現代器物、現代用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