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騙;欺詐。《周禮·地官·司市》“平肆展成奠賈” 漢 鄭玄 注:“整勑會者,使定物賈,防誑豫也。” 賈公彥 疏:“恐有豫為誑欺,故雲防誑豫。”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官上》:“ 賈 未解豫字之義,故雲‘豫為誑欺’。如 賈 説,則當言豫誑,不當言誑豫也。今案豫亦誑也。《晏子·問篇》曰:‘公市不豫,宮室不飾。’《鹽鐵論·力耕篇》曰:‘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緻牢而不僞。’不豫謂不誑也。又《禁耕篇》曰:‘教之以禮,則工商不相豫。’謂不相誑也。連言之則曰誑豫矣。” 章炳麟 《俞先生傳》:“治小學不摭 商 周 彜器,曰:‘ 歐陽修 作《集古録》,金石始萌芽,摧略可采。其後多巫史誑豫為之。’”
“诳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诳豫(kuáng yù)
意為欺騙、欺詐,屬于複合詞結構。其中“诳”指欺騙,“豫”在此語境中同樣含有欺瞞之義,并非“預先”之意(如賈公彥曾誤讀為“豫為诳欺”,後被清代學者王引之糾正)。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主要用于研究古代文獻或訓诂學領域。如需進一步驗證,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注》等權威典籍。
若需其他古語詞解析,可提供具體詞彙,我将盡力解答!
诳豫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許多意思。它可以表示猶豫不決、遲疑不決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說謊欺騙的意思。下面将介紹關于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诳豫的拆分部首是讠和豕,其中豕是後面的部首,表示豬。它的筆畫數為11畫。
诳豫的字義是由兩個不同的字義合并而來的。其中,“诳”來自于“诳騙”,表示欺騙、說謊。而“豫”表示猶豫、遲疑。因此,诳豫表示猶豫不決、欺騙的雙重含義。
诳豫的繁體字是「誑豫」。
在古時候,诳豫的寫法可能有些不同。有時候會将豕部寫成肉部,表示欺騙的意思,如「訛豫」。
1. 他在做決定的時候常常诳豫不決,很難做出決策。
2. 她的回答讓他感到诳豫,不确定她是否在說實話。
1. 诳騙:表示欺騙、說謊。
2. 豫言:表示暗示、預示。
3. 三心二意:表示思想猶豫、遲疑不決。
1. 遲疑:表示猶豫、疑惑。
2. 猶豫不決:表示遲疑、躊躇。
果斷:表示果斷、堅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