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涉外的意思、涉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涉外的解釋

[concerning foreign affairs] 在公務上涉及外國的;和外國有關系的

涉外單位

詳細解釋

涉及與外國關系的。《新華月報》1951年第6期:“中央人民政府統一處理 西藏 地區的一切涉外事宜。”如:涉外單位;涉外問題;涉外婚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涉外”是漢語中由“涉”與“外”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涉及外國或外國事務的”,常用于描述與本國以外國家相關的活動、機構或法律關系。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涉外”釋義為“涉及與外國有關的”。具體可從三方面展開:

  1. 法律層面的界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涉外”指民事關系的主體、客體或法律事實中至少有一項與外國相關聯,例如合同籤訂方包含外國企業或涉及境外財産。

  2. 應用場景分類

    在行政管理中,“涉外”涵蓋外交、貿易、文化交流等領域,如涉外婚姻登記、涉外知識産權保護等。國務院《涉外人員管理條例》明确将“涉外機構”定義為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辦事處等。

  3. 語言使用規範

    在漢語語法中,“涉外”作為形容詞,可修飾名詞構成“涉外案件”“涉外禮儀”等固定搭配,體現事務的跨國屬性。此類用法常見于官方文件及新聞報道,例如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涉外民商事典型案例。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2010年頒布.
  3. 國務院.《涉外人員管理條例》. 2021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涉外”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在公務、法律或社會活動中涉及外國因素的情形。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涉外”指與外國相關的事務或關系,涵蓋人員、機構、法律事實等多個層面。例如,涉外單位、涉外案件等。

二、法律層面的涉外要素

根據法律定義,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構成“涉外”關系:

  1. 主體涉外: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或經常居住地在國外(如外籍公民、跨國企業)。
  2. 标的物涉外:與案件相關的物位于國外(如海外房産、跨境資産)。
  3. 法律事實涉外:法律關系的産生、變更或消滅發生在國外(如合同在國外籤訂)。

三、特殊說明

四、應用實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程式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權威法律文件或咨詢專業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

白沙白語半禮暴發裨師撥雲撩雨裁剖城主重適創始大早計牒呈定歸二王後匪夷所思扶柩拱肩縮背郭公塼核奪核子能懽喜奬譽澆末徼能嚼咀家宰金角進克君人俊乂鞫爲茂草钜野戡戮寬民狼牙棍冷炮遼饷六弊馬骔昧寵面谏民典摩按佩巾披布謙損碁會權宜之策渠沖麝囊沈冢適爾雙桂聯芳棠棣碑趟主五裡雲霧無誤相婆獻歲消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