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後光前的意思、絶後光前的詳細解釋
絶後光前的解釋
1.猶言空前絕後。
詳細解釋
猶言空前絕後。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膺期誕德,絶後光前。”《法苑珠林》卷一二○:“ 顯慶 之際……于 西京 造繡像一格,舉高十有二丈,驚目駭聽,絶後光前。” 元 無名氏 《獨角牛》第三折:“ 獨角牛 ,氣衝天,他向那露台上説大言。賣弄他能拽直拳,快使橫拳。你比俺 劉千 絶後光前。”亦作“ 絶後空前 ”。《黑籍冤魂》第六回:“ 林大人 此舉,揚威海外,慴伏蠻夷,真要算絶後空前之舉。”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蓋偏至之詣,至於絶後空前,亦令人望而卻步, 其年 亦人傑矣哉!”
詞語分解
- 絶後的解釋 .絕嗣沒有後代。.謂今後不會再有。詳細解釋.絕嗣,沒有後代。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尋夫上路》:“公公婆婆,非是我尋夫遠遊,隻怕你公婆絶後。”《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陰陽和順喜相求,孤寡
- 光前的解釋 光大前人的功業。亦謂功業勝過前人。 南朝 梁 劉孝綽 《奉和昭明太子鐘山解講》詩:“我後遊 祇鷲 ,比事實光前。” 南朝 陳 徐陵 《廣州刺史歐陽顧德政碑》:“方其盛業,綽有光前。”
專業解析
“絶後光前”(也寫作“絕後光前”)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形容成就或功業極其偉大卓越,超越了前人,後世也難以企及。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 基本釋義
- 絶後: 指斷絕了後來者(超越的可能性)。表示成就之高,使後來者無法趕上或超越。
- 光前: 指光耀了前人。表示成就之大,使前人也顯得光彩。
- 整體含義: 形容某人的功績、成就或某事物的卓越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空前絕後,既超越了前人,又讓後人難以超越。
二、 詞源與出處
該成語曆史悠久,其源頭可追溯至古代典籍:
- 其結構與含義脫胎于對傑出人物的極高評價。較早的類似表述可見于對曆史人物的贊頌。
- 較為明确的出處常被認為與南朝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有關聯的評述(後世如《南史》等也有引用或化用),用以形容謝靈運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自靈均以來,多曆年代,雖文體稍精,而此秘未睹。至于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暗與理合,匪由思至。張、蔡、曹、王,曾無先覺;潘、陸、顔、謝,去之彌遠。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此言非謬。若夫敷衽論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數,如有可言。…… 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習,源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徒以賞好異情,故意制相詭。…… 爰逮宋氏,顔、謝騰聲。靈運之興會标舉,延年之體裁明密,并方軌前秀,垂範後昆。” 後世在提煉這類評價時,逐漸形成了“絕後光前”的固定表達。
- 宋代類書《冊府元龜》卷五六一中也使用了該詞:“煥乎文章,固所以弼成乎景化;炳然禮樂,亦所以軌物于前修。施之無窮,守而勿失。絕後光前,振古未有。”
三、 用法與語境
- 褒義色彩濃厚: 用于高度贊揚個人在事業、學問、藝術、技術等方面的非凡成就,或某項工程、創舉、制度的偉大。
- 強調曆史地位: 突出其成就在曆史長河中的裡程碑意義,具有劃時代性。
- 常見搭配: 常與“空前”、“蓋世”等詞連用或呼應,如“空前絕後”、“絕後光前的偉業”。
四、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 空前絕後、亘古未有、前所未有、登峰造極、彪炳千古、光前裕後(側重承前啟後)。
- 反義詞: 平淡無奇、默默無聞閑視之、乏善可陳、步人後塵。
權威性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對“絕後光前”的詞條釋義清晰,提供了其基本含義和用法。該詞典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漢語語文詞典之一,由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作為規範現代漢語詞彙的權威工具書,它對“絕後光前”(或标準寫法“絕後光前”)有精煉準确的解釋。
-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出版。這部大型古漢語辭書在追溯詞源、引證古籍方面具有權威性,有助于理解該成語的曆史淵源和早期用例。
- 《中國成語大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成語豐富,對“絕後光前”的釋義、出處、用法有較為詳細的說明。
- 《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出版。對于理解成語中“絕”、“光”等字的古義及其在成語中的具體含義很有幫助。
-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劉潔修編著,中華書局出版。該書以考源辨流為特色,對“絕後光前”這類成語的形成和演變過程有深入考證。
- 《南史》卷十九《謝靈運傳》: 雖然“絕後光前”四字未必是《南史》原文(更可能是後世概括),但《南史》對謝靈運的評價極高,是理解該成語背景的重要曆史文獻。中華書局點校本《南史》是權威版本。
- 《冊府元龜》卷五六一: 提供了該成語在宋代典籍中的明确用例。中華書局影印明刻本或現代整理本是可靠來源。
- 語言學論文: 如發表在《中國語文》、《古漢語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的相關研究,會從構詞法、語義演變、語用等角度分析此類成語。例如,研究漢語四字格成語結構或評價性成語的論文可能涉及。具體論文需通過知網、萬方等學術數據庫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絶後光前”(也寫作“絕後光前”)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形容功業或成就超越古今,既擴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業,又做出了後人難以企及的貢獻。字面可拆解為:
- 絕後:斷絕後來者的超越可能;
- 光前:光大前人的成就。
二、出處與用法
- 最早記載:南朝梁代沈約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中提及“膺期誕德,絶後光前”。
- 經典用例:唐代《法苑珠林》描述某佛像“驚目駭聽,絕後光前”,突顯其空前絕後的宏偉。
- 褒義色彩:多用于稱頌傑出人物或非凡成就,如《容齋四筆》中贊譽文章“光前絕後”。
三、近義詞與特點
- 近義詞:空前絕後、光前裕後。
- 特點:強調雙向超越,既繼承并發展前人成果,又達到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常見于曆史評價或文學贊頌。
四、例句參考
- 學術領域:
“這項研究解決了百年難題,堪稱絶後光前的突破。”
- 藝術成就:
“敦煌壁畫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可謂絕後光前。”
五、注意
- 適用場景: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語,表達極高贊譽。
- 書寫形式:繁體寫作“絶後光前”,簡體為“絕後光前”,二者通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文選》《法苑珠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抱材保險北楚備述崩愧表禡鄙悍冰雪節赤欄橋燈灺雕戈調聲葉律鼎庇弟窯端極遁迹銷聲二鮑發彩廢熱赗賜共被好壽後曹黃虞嘩吟毀瘁溷錯降嫔簡佩矜節九宮格狂慧朗調利害攸關理平慮禍慢惰魔家逆親配眼丕大淺僞請旌丘傳曲徇僧靿襪沙荒地蛇欲吞象收過熟套子鎖士同福銅鐎圖闆魏阙心免袒五铢衣下筆有神小斧劈謝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