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禀的意思、承禀的详细解释
承禀的解释
(1).禀告。《后汉书·吴汉传》:“﹝ 谢躬 ﹞裨将虏掠不相承禀, 光武 深忌之。” 宋 宗泽 《条画五事疏》:“臣欲隐忍不言,首鼠承禀。切虑事干国体,臣虽万死,奈宗庙朝廷天下根本,与数百万生灵何。”
(2).奉命。《魏书·郭祚传》:“ 祚 承禀注疏,特成勤剧。”
词语分解
- 承的解释 承 é 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承受。 担当,应允: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 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泽)。 继续,接联:继承。承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启后。 顺从,迎合:奉
- 禀的解释 禀 ǐ 承受,生成的:禀性。禀赋。 指下对上报告:禀报。禀复。回禀。 笔画数:; 部首:示;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承禀”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
禀告
指下级向上级或晚辈向长辈报告事务。
- 例证:《后汉书·吴汉传》记载“裨将虏掠不相承禀”,意为部将未按程序向上级禀告掠夺行为。
- 字义解析:“承”有接受、延续之意,“禀”指向上级陈述,组合后强调按程序传递信息。
-
奉命
指接受并执行命令,带有被动承接任务的意味。
- 例证:《魏书·郭祚传》提及“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剧”,描述郭祚奉命处理文书事务。
- 此用法突显了“承”字中“承担”的核心含义。
补充说明
- 该词多用于古代官方文书或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使用。
- 需注意与形近词“承袭”(继承)区分,两者含义无关联。
建议在阅读古籍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具体指向,若需更权威解释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承袭》(chéng xí)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继承、接受并继续下去。承字的部首是手(手部),笔画数为8。袭字的部首是攵(攴部),笔画数为10。《承袭》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在繁体中,承字的写法为"承",袭字的写法为"袭"。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承字和袭字的形状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以下是《承袭》这个词的例句:
1. 他将承袭父亲的事业,继续发展下去。
2. 这家企业已经承袭了上一代的管理理念和精神。
3. 她从小就被告知要承袭家族的传统。
此外,与《承袭》相关的组词有:承担、承诺、袭击等。近义词包括:继承、传承、接受等。反义词有:放弃、抛弃、拒绝等。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