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茅縮的意思、茅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茅縮的解釋

用茅草濾酒。也指古代祭祀的一種儀式。語本《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古代祭祀時将酒自茅束上澆下,糟留茅中,酒汁自茅束滲透下流,像神飲之。 唐 于邵 《釋奠武成王樂章·亞獻終獻》:“茅縮可緻,神歆載融。” 宋 蘇轼 《江漲用過韻》:“江流儻席卷,社酒期茅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茅縮”為古代祭祀儀式中的專有名詞,指用茅草過濾酒液以敬神的禮儀行為。該詞由“茅”與“縮”組合而成,其中“茅”特指楚地産的菁茅,具有過濾雜質的功能;“縮”即“縮酒”,指将酒通過茅草瀝清的過程。《周禮·天官·甸師》記載“祭祀共蕭茅”,鄭玄注稱“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滲下去,若神飲之”,印證了茅縮儀式的操作方法。

《左傳·僖公四年》載齊桓公伐楚時提及“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說明茅縮是周天子祭祀體系的重要環節,楚地貢茅關乎禮制完整性。漢代《說文解字》釋“酋”字時提到“禮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為酋”,進一步揭示茅縮與祼禮的關聯性。

該儀式包含三層文化内涵:一是通過物理過濾表達對神明的潔淨之敬;二是茅草直立象征天人溝通的通道;三是酒液下滲隱喻神靈享祭的具象化過程。今湖北南漳縣存有“苞茅縮酒”非遺項目,可見這一古老禮俗在地方文化中的活态傳承。

網絡擴展解釋

“茅縮”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與祭祀儀式相關,但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解釋(主流含義)

“茅縮”指古代用茅草濾酒的祭祀儀式,典出《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具體流程:将酒從成束的茅草上澆下,酒糟留在茅草中,酒汁則滲透下流,象征神靈飲用。這是周代祭祀中的重要環節,體現了對神靈的敬畏。

二、延伸含義

在文學作品中,該詞常被引申為祭祀的代稱,例如:

三、其他解釋辨析

提到“茅縮”為成語,表示“畏縮不前”,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誤傳或混淆其他詞語(如“龜縮”)所緻。建議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左傳》等文獻中的傳統釋義。


提示:若需了解古代祭祀儀式的完整流程,可查閱《周禮》《禮記》等典籍,或參考、2的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拜殿謗辱敝窦不刊之典蔔世唱詩唱議沉甸甸侈大尺牍齼齼脆斷單眼道德習慣道宮得法掇芹兒時廢敗趺蓮高流給還孤山鶴仗歡聞變歌互導會食昏媾跏趺家戒蹇弱祭酒金翼吉祥杵聚唇俊選窺欲六材謾天昧地苗床弭合靡旌睨眴囚飲潤文官三六沙壩石腥四沖六達私習貪麤貪叨田輸投緣頽縱謂谕無為天下先鄉丁賢名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