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憲節的意思、憲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憲節的解釋

廉訪使、巡按等風憲官所持的符節。 宋 嶽珂 《桯史·瞿唐滟滪》:“ 紹興 中, 蜀 士有 喻汝礪 者,持憲節來治于 夔 。”《元史·千奴傳》:“﹝ 千奴 ﹞前後七持憲節,剛正不撓。” 清 李漁 《蜃中樓·寄書》:“使君秉天朝憲節,寡人司水國微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憲節”是一個具有曆史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古代文獻與現代語境綜合理解:

1.基本含義

“憲節”指古代廉訪使、巡按等風憲官(監察類官職)所持的符節,象征其行使監察、司法職權的憑證。這一用法多見于宋、元、清等朝代。例如:

2.曆史背景

“憲節”源于古代監察制度:

3.現代引申義

現代語境中,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守護憲法和法律的節操,強調對法律原則的堅守。此義項更偏向道德層面,適用于描述公職人員或法律從業者的職業操守。

4.使用場景

“憲節”原為古代監察權的象征符節,現代衍生出維護憲法的道德含義。理解時需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判斷其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元史》《桯史》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憲節

憲節,意指憲法中規定的節日。憲節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宀和節,宀表示與屋宇有關,節表示時間的節日。它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憲節一詞最早出現在文獻中可追溯到清朝的《大清律例》。當時,此詞用來表示法律規定的法定節日,後來逐漸演變為憲法規定的節日。

繁體

憲節的繁體字為「憲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憲節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憲用的是「彡」部,而節用的是「月」部,所以寫作「彡月」。

例句

1. 憲節是國家法律規定的特定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放假,慶祝。

2. 今天是憲節,我們全家一起歡度這個重要的日子。

組詞

憲立、憲官、憲典、節日、節慶、節令

近義詞

法定節日、官定假日

反義詞

非法定節日、非官方假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