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蠹的意思、虫蠹的详细解释
虫蠹的解释
(1).蛀虫。 汉 焦赣 《易林·大壮之既济》:“禾生虫蠧,还自剋贼,使我无得。”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诗:“散秩看虫蠧,开门见雀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六月六》:“京师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蠧。”
(2).指蛀馀的文字。 唐 刘禹锡 《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怀铅辨虫蠧,染素学鵞毛。”
(3).为虫蛀蚀。 宋 陆游 《曝旧画》诗:“百年手泽存无几,虫蠧尘侵秖涕横。”
词语分解
- 虫的解释 虫 (蟲) ó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 蠹的解释 蠹 ù 蛀蚀器物的虫子:蠹虫。木蠹。书蠹。蠹鱼。 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虫蠹”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虫”和“蠹”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
蛀虫
指蛀蚀器物、书籍或树木的昆虫。例如《吕氏春秋》提到“树郁则为蠹”,即树木腐朽易生蛀虫。
- 生物学特性:蠹虫常见于木材、书籍中,如蠹鱼(衣鱼)专蛀纸张。
-
蛀蚀行为
作动词时表示被虫蛀蚀的过程,如陆游诗句“虫蠧尘侵秖涕横”描述书画被蛀蚀的情景。
-
蛀余的文字
特指古籍中因虫蛀而残缺的文字,如刘禹锡诗中“怀铅辨虫蠧”指考订残缺文献。
二、延伸含义
- 比喻义:可引申指危害集体或社会的败类,如“社会蠹虫”。
- 哲学象征:古人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喻事物需保持活力以防腐朽。
三、字源与结构
- “蠹”的演变:甲骨文已用“蛀”记录虫蚀现象,篆书“蠹”由䖵(虫)和橐(蛀食树心)组成,本义为虫蛀树心形成结石。
- 读音:dù(第四声),与“度”同音。
四、应用示例
- 古籍:《周礼》设“翦氏”官职专管除蠹。
- 方言:吴语“书蠹头”戏称爱书成痴者。
如需进一步了解蠹虫种类或古籍修复中的虫蠹防治,可参考相关生物学或文献学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虫蠹》这个词是指昆虫的蛀啮。其拆分部首为虫和蠹,由五个笔画组成。《虫蠹》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形成于道家哲学的上古时期。虫蠹的繁体字写作「蟲蠹」。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虫」的字形为「亏」,而「蠹」则写作「蜀」「襖」「襚」等形式。下面给出一个例句:书房里的书籍不幸遭到了虫蠹的侵蚀。
另外,与「虫蠹」相关的组词有:虫蛀、蛀虫、蠹害等。近义词包括:虫害、虫咬,反义词无。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