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淳質的意思、淳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淳質的解釋

敦厚質樸。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世猶淳質,文從簡略。”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三代以前,其風淳質修謹不必言。” 明 唐順之 《程少君行狀》:“少君為人,淳質無所猜,對人輒見肝膈,人或愚之,終不為變。” 章炳麟 《文學說例》:“當文學陵遲,躁人喋喋,而欲救以淳質,非此莫由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淳質”是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詞與語義兩方面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淳”本義指水清而靜,引申為質樸、敦厚,如《漢書·循吏傳》載“民淳以厚”;“質”指未經雕飾的本性,《論語·雍也》言“質勝文則野”,強調天然之樸。二字組合後,“淳質”表示人天性純樸或事物本質質樸,如《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9年版)引《後漢書》例“其民淳質,獄訟衰息”,形容民風純良。

該詞多用于文獻典籍中,既可描述人物品格,如《宋史》稱某人“性淳質,不事矯飾”,也可指代藝術風格或器物的樸素特質。現代漢語中多保留其書面語色彩,常見于文學評論或曆史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淳質”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ún zhì,主要形容人的品質純樸、敦厚,強調自然真實、毫無虛僞做作的特質。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淳質”由“淳”和“質”二字組成:


用法與語境

  1.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唐代劉知幾《史通·二體》:“世猶淳質,文從簡略。”
    • 元代劉祁《歸潛志》:“三代以前,其風淳質修謹。”
    • 近代章炳麟《文學說例》:“欲救以淳質,非此莫由也。”
      這些例句均強調淳質與時代風氣、文化簡樸的關聯。
  2. 現代用法:
    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形容人性格敦厚質樸,如“淳質無所猜,對人辄見肝膈”(明·唐順之)。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史通》《歸潛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紫白手襃寵保釋悲慘世界别出機杼波俏乘戈充庖春圃純懿村生泊長挫屈粗識丁零恩好梵響豐國奉辔符賞古别離輥輾橫波徽派活字尖言尖語教無常師雞飛狗叫驚惶失色疾駛乩壇考言摳摳縮縮夔曠枯枝再春斂辔嘹喨茅蒐漠然撓鈎朋僚瞧白峭措曲盡髯麗忍志宂沓桑婦世姻思古四書五經田頭忘形交未可厚非微伺鹜角黍陿隘相克現象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