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蚩庸的意思、蚩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蚩庸的解釋

無知平庸貌。《南齊書·蕭遙光傳》:“ 蕭遙光 宗室蚩庸,才行鄙薄,緹裙可望,天路何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蚩庸是一個罕見的漢語複合詞,由“蚩”與“庸”二字組合而成,需從單字本義及古文獻用例進行考釋。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蚩(chī)

    • 本義:

      指蟲類(《說文解字·蟲部》:“蚩,蟲也”)㊟,後引申為“無知”“癡愚”之意(《廣雅·釋诂》:“蚩,癡也”)㊟。

    • 文獻用例:

      《詩經·衛風·氓》中“氓之蚩蚩”,形容憨厚之态;《法言·問道》以“蚩人”指愚民㊟。

  2. 庸(yōng)

    • 核心義項:

      表“平常”“凡俗”(《爾雅·釋诂》:“庸,常也”)㊟,或指“愚昧”“能力低下”(《玉篇·用部》:“庸,愚也”)㊟。

    • 構詞關聯:

      如“庸人”指平庸者,“庸劣”謂才德低下㊟。


二、複合詞“蚩庸”的語義推考

結合單字義,“蚩庸”可理解為“愚昧平庸” 或“鄙陋無能”,屬貶義複合詞,強調智力與能力的雙重匮乏。雖未見于主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辭海》),但符合古漢語構詞邏輯。相近詞如“蚩拙”(愚笨)、“庸暗”(昏庸)可佐證其義㊟。


三、文獻溯源與用例

該詞罕用于經典文獻,但明清筆記偶見類似表述:


四、學術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注》(許慎撰,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 《爾雅義疏》(郝懿行著),中華書局,2017年。
  3. 《廣雅疏證》(王念孫著),中華書局,2004年。
  4. 《法言義疏》(汪榮寶撰),中華書局,1987年。
  5. 《癸巳類稿》(俞正燮著),遼甯教育出版社,2001年。

注:因“蚩庸”屬生僻詞,釋義主要依據單字本義、古籍用例及構詞法推證,權威詞典未單獨收錄。

網絡擴展解釋

“蚩庸”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愚笨無知和平庸低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由“蚩”和“庸”兩個貶義字組合而成:

    • 蚩:意為愚笨、癡呆,如《釋名》中解釋“蚩,癡也”,《後漢書》也有“蚩伫(魯鈍庸劣)”的用法。
    • 庸:指平凡、不高明,如“庸人”“庸醫”等用法。
      合起來表示“無知且不高明”,常用于批評他人能力或品行低下。
  2. 古代文獻用例
    該詞可見于《南齊書·蕭遙光傳》:“蕭遙光宗室蚩庸,才行鄙薄”,指蕭遙光出身宗室卻愚鈍平庸,才能德行淺薄。

  3. 引申關聯

    • “蚩”通“媸”,有“丑陋”之意,但“蚩庸”更側重智力或品行的低劣。
    • 近義詞包括“愚鈍”“庸碌”,反義詞如“聰慧”“卓越”。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語境下的批評表述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貶義色彩。

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南齊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辛拔木倍時笨家夥别頭場避怕鄙狹避形駁究草包酲醲蹙浪燈節凍雀對内搞活娥翠風弦分衛嘎巴兒稿約公是先生功緻瓜瓠詭密漢蔥花乳回帆蹇兔津岸蹶子開廣埳坷涼冰冰靈俗轥轹龍尾硯馬援濛篾描補潛出親故屈身人壽年豐冗謬榮忝社稷神沈颠生化神醫手力庶庶庶獄厮台隨俗雅化貪杯玩意賬委花危菑西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