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菑的意思、危菑的詳細解釋
危菑的解釋
危險與災禍。語本《孟子·離婁上》:“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明史·孫磐傳》:“能知自愧,即屬名流;樂其危菑,乃為猥品。”
詞語分解
- 危的解釋 危 ē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吓人的話;b.直言)。危難(刵 )。危如累(噄 )卵。 損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驚奇的:危言聳聽。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 菑的解釋 菑 ī 初耕的田地。 開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姓。 菑 ì 插入:樹立:“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 枯死而未倒的樹:“周公之狀,身如斷菑。” 車輻插入毂中的部分。 矮牆。 剖析。
專業解析
“危菑”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代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一、字義拆解
- 危:在《漢語大詞典》中,“危”本義指“高聳”,後引申為“不穩定、危險”。例如《論語》中“危邦不入”即用此義。
- 菑:通“災”,《說文解字》釋為“害也”,指自然災害或人為禍患。《尚書·洪範》中“五福六極”即包含“菑”的概念。
二、組合詞義
“危菑”為并列結構,強調“危險與災害并存的狀态”。如漢代王充《論衡·辨祟篇》載:“逢遭危菑,身蒙憂患”,此處指人身遭遇重大險境與災禍的雙重困境。
三、使用範疇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自然或社會危機,如《漢書·五行志》記載天象異常時稱“天降危菑”。現代漢語中已被“危險”“災禍”等詞替代,但研究古籍時仍具學術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危菑”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危”和“菑”兩個單字組成,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危:指危險、危害,多形容不安全的處境或潛在威脅。
- 菑:通“災”,意為災禍、災害,源自古代漢語用法。
- 組合義:指危險與災禍并存的狀态,強調兩者結合帶來的負面影響。
2.詞源與出處
- 源自《孟子·離婁上》:“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災,樂其所以亡者。”。原句批評不仁者對自身危險和災禍的麻木态度,後“危菑”被提煉為固定表達,用于描述險境與災難的雙重困境。
3.使用特點
- 語境: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
- 結構:并列式複合詞,兩字意義相近且互補。
- 注音:拼音為wēi zī,其中“菑”需注意古音通假現象(現代讀“zī”,古音可能更接近“zāi”)。
4.擴展說明
- 古漢語中,“菑”常與“災”互通,如《詩經》中“菑”多指初耕荒地,後引申為自然或人為的災害。因此“危菑”更側重人為或環境引發的雙重危機。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典文獻和現代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孟子》原文或語言學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樹人班班可考邦鄉本波豳歌撥損撐市面晨霞丑詈楮君儲量從騎丹麥地瓜凡陋費累服勤浮雲蔽日貫金胍肫漢苗黑齒禍稔蕭牆監守簡習寄名鎖經濟作物倦怠眷重孔情周思樂不思蜀了然于胸連标連壤砻砻邈綿冥寂岷漢扒手辟地開天頗瓈普赉拑馬擎奇期數趨參繞繞撒酒瘋,撒酒瘋兒尚字神變月售赇順下提耳屯窭酴酥無圹下濑船享祠獬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