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raceful]∶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還,請看枝間。已飄零一片減婵娟。——《金6*瓶6*梅》
(2) [beauty]∶美女
绮窗羅幕鎖婵娟
(3) [the moon]∶月亮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蘇轼《水調歌頭》
(1).姿态美好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嚼清商而卻轉,增嬋娟以此豸。” 薛綜 注:“嬋娟此豸,姿态妖蠱也。”一本作“嬋蜎”。 唐 李商隱 《霜月》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鬭嬋娟。” 元 沉禧 《一枝花·贈人》套曲:“腰肢嫋娜,體态嬋娟。”
(2).指美人。 唐 方幹 《贈趙崇侍禦》詩:“卻教鸚鵡呼 桃葉 ,便遣嬋娟唱《竹枝》。” 元 李緻遠 《新水令·離别》曲:“青鎖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願。” 清 洪昇 《長生殿·夜怨》:“笑君王見錯,把一箇罪廢殘粧,認是金屋嬋娟。”
(3).形容花木秀美動人。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六:“庭木誰能近?射幹復嬋娟。”《文選·成公綏<嘯賦>》:“藉臯蘭之猗靡,蔭脩竹之嬋娟。” 李周翰 注:“嬋娟,竹美貌。” 宋 梅堯臣 《邵郎中姑蘇園亭》詩:“薄城萬竿嬋娟竹,籐纜繫橋青闆船。”
(4).指花木。 宋 晏殊 《采桑子·石竹》詞:“試摘嬋娟,貼向眉心學翠鈿。” 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詩:“嬋娟一種如冰雪,依倚春風笑野棠。”
(5).形容月色明媚。 唐 劉長卿 《琴曲歌辭·湘妃》:“嬋娟 湘江 月,千載空蛾眉。” 宋 張孝祥 《虞美人》詞:“滿庭芳草月嬋娟。”
(6).指代明月或月光。 宋 蘇轼 《水調歌頭》詞:“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金6*瓶6*梅詞話》第七回:“風吹 列子 歸何處?夜夜嬋娟在柳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長空萬裡,見嬋娟可愛,全無一點纖凝。”
(7).輕盈飄舞貌。 南朝 梁 沉約 《詠雪應令》:“夜雪合且離,曉風驚復息,嬋娟入綺窗,徘徊騖情極。”
(8).猶婵媛。情思牽萦貌。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賦》:“情嬋娟而未罷,愁爛漫而方滋。” 唐 李白 《古風》之五一:“虎口何婉孌, 女嬃 空嬋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婵娟漢語 快速查詢。
“婵娟”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用法和出處可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詩詞及現代詞典的釋義,可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適用含義。
婵娟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女子(女)和專(專),總共有19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婵娟》一篇中。
婵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嬋娟,仍然保留了原始的女子和專部首。繁體字通常在台灣和香港地區使用。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存在一定差異。根據《說文解字》所記載,婵娟的古代寫法為嬋(chán)娟(juān)。由于漢字的演變和簡化,現代寫法從繁體字中取得了靈感,形成了現在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婵娟的例句:
1. 皓月當空,婵娟如雲。
2. 他的歌聲如同婵娟的月光,溫柔而迷人。
婵娟這個詞的組詞有很多,例如:婵娟妝(美麗的妝容),婵娟月色(明亮的月光),婵娟之姿(美麗的姿态),婵娟多姿(多樣的姿态)等。
關于近義詞,可以使用婷婷、娟娟、容顔娟秀等詞語來替代婵娟。
婵娟的反義詞可以是粗犷、丑陋、憔悴等。
【别人正在浏覽】